梅观高速改造攻克“拦路虎”,未来将成中轴线“深南大道”

2022-05-02 16:02作者:张艳丽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BIM技术赋能智慧建设

从福田到龙华,梅观高速是最为便捷的选择。然而,随着梅观高速取消收费的利好,以及周边经济快速发展,让这条贯穿深圳南北向交通走廊拥堵日益严重。为改变交通现状,梅观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改造工程启动,成为国内首条市政化改造高速路。

五一小长假期间,梅观高速公路上车流不息,两侧的改造工程建设热火朝天。近日,南都记者探访中国二十冶梅观二标了解到,项目攻克多个难题,总体形象进度完成35%,西侧桥梁下部结构和管廊正有序施工,东侧大发埔立交施工路段数十个墩柱已完成。不久的将来,梅观高速将成为深圳中轴线上又一条“深南大道”。

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正在进行管廊施工及未来辅道桥的施工。

创下多个第一

梅观高速路于1995年通车,是深圳南北向交通主通道,途经深圳龙华区、龙岗坂田等区域,与莞深高速连接。2014年,梅观高速路梅林至观澜段取消收费,成为国内首条运营期内通过政府回购方式取消收费的高速公路。随着车流量急剧增加,道路拥堵越发严重。

梅观高速路清湖南段市政化改造应运而生。改造工程南起原梅林主线收费站,北至石清大道与清湖立交之间,全长共计7.98公里,将原有的双向6车道扩建为主线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6车道共14车道的城市快速路,设置7处互通式立交,新增9座人行天桥,提升对沿线的出行服务能力。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建设中心高级工程师魏敏介绍,项目建成后,梅观高速将与周边路网更好联通,通行能力可提高一倍。同时,可实现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快速交通与慢速交通分离,适应交通量、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加强深圳尤其是中部的对外快速交通功能。

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创下多个第一记录。不仅是全国首个将综合管廊和高速公路全面应用结合的工程项目,也是深圳市首个将综合管廊和快速路全面应用结合的工程项目,拥有深圳南北中轴线第一条双侧管廊。魏敏介绍,管廊将纳入市政给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类管线,实现地下管网统一规划、统一敷设、统一管理,也为未来城市规划预留地下空间。

BIM技术赋能智慧建设

根据规划,梅观高速需要进行路基拼接、路面加铺沥青罩面、桥梁拼接及加固或拆除重建、匝道及局部中央分隔带等改造。两侧新建城市快速路的辅道部分,设置齐全的市政管线及配套设施。根据统计,现状主线与10多条现状规划道路和桥梁相交,包含多处跨路、跨交叉路口管线。

不难看出,该项目施工程序的复杂程度。为了保证项目有序推进建设,承建单位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专门组建了管理和技术一体化的攻坚团队。

攻坚团队

胡威

其中“技术管理团队有15人,既有多年工程管理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博士、也有毕业于985、211的年轻技术骨干,整个团队平均年龄33岁,非常有朝气和创新力。”今年38岁的胡威,现任中国二十冶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项目总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参与国内多个高速公路和市政建设项目,参与建设的部分项目获得国家优秀工程奖、白玉兰奖、金钢奖等奖项。

作为深圳首个将综合管廊和快速路全面应用结合的项目,这也意味着梅观高速改造有着更多挑战和技术创新。胡威告诉记者,由于项目存在交叉配合施工内容多,施工组织复杂,团队攻坚克难,全面应用BIM技术,通过BIM模型+倾斜摄影集成对各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新建工程与现状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实现降本增效。另将BIM模型与智慧管理平台结合,把工程进度、技术质量、安全管控、经营等板块纳入数据化管理,便于检查和数据分析纠偏。据悉,这对整个市政建设行业具有示范意义,也将推动智慧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建设。

攻克多个拦路虎

交通强国背景下的深圳工程,既有前沿理念和技术突破,也是智慧路径、工匠精神的具体践行。梅观高速施工二标的综合管廊全长11.45公里,如何保证管廊建设在通过路段时,又不中断路面交通是摆在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胡威介绍,为此团队创新采用矩形顶管方式施工,“利用顶管掘进机成孔,将预制成型的管节从始发工作井顶入,形成连续衬砌结构的管道。”然而,在过工业路顶管段时,项目再次遇到“拦路虎”——始发井和接收井深度达15米,地质勘察显示存在4-5米砂层,接收井距离周边高层建筑最近距离仅有1米,且该建筑物为天然地基基础。这种复杂的地质和作业环境,无形给基坑安全和建筑物结构稳定带来很大挑战。

针对这些风险因素,项目部各参建方夜以继日,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最终采用双液注浆对工作井周边土体加固方案,减少砂层基坑渗水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为确保建筑物与基坑安全稳定受控,采用北斗+5G监测手段对基坑和建筑物进行实施监测,发现异常快速处理。

为加快项目施工进度的同时,还要兼顾周边景观保护。为此,团队充分利用预制装配化施工工艺。“桥梁采用预制节段梁、钢箱梁,桥梁预制率高达90%。”据介绍,节段拼装桥梁是指将桥面横向切分,在预制厂进行单个构件生产,运输到现场进行拼接,可以减少对周边城区的干扰,这种“拼积木式架桥”工艺极具示范意义。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