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整整13年,深圳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深圳科技馆”)在今年3月份终于“官宣”落定光明科学城。六个月时间过去了,深圳科技馆建设筹备情况如何,未来又会建成怎样,9月16日下午,市政协科技界别委员们来到光明区开展“新科技馆建设情况”监督性视察,不少政协委员都提出希望在“先行示范区”的规划下深圳科技馆能够提档升级,同时提醒选址整整拖了十几年时间,科技馆的建设不能再拖了。
选址多次变更、用地面积缩水 13年后科技馆建设提上日程
1987年位于福田区上步路的深圳科学馆就建成开放,面积1.2万平方米,为八十年代8大文化设施之一,曾经是深圳市民为之骄傲的地标。30多年来,随着深圳城市规模剧增,旧馆无论在设计理念、功能定位还是场馆规模方面已无法满足当前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深圳亟须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公益科技馆。
到了2006年,深圳科技馆新馆的建设就正式立项,但历经多次选址、压缩用地面积,以及建设管理变更等原因,新馆的选址一拖就是13年时间。2011年,深圳市规土委建议将科技馆新馆与后海华润总部基地整体规划,但建筑面积由最初计划的7万平米压缩为0.9万平方米,因为面积压缩太小最终告吹。
2016年1月底,深圳市政协常委马建文提出了深圳科技馆的建设难题,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督办。2016年提出的重点提案,又经过了两年多的跟踪督办,在今年1月份的市政协六届二十次常委会议上,确定了选址大空港,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0.5万平方米调整至6万-8万平方米。
而到了今年3月份,深圳住建局发布深圳科技馆(新馆)招标公告,又将位列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馆从此前公布的大空港调整至光明科学城,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5万平方米。
落定光明科学城、总投资约21亿元 争取2023年底竣工验收
历经13年时间,深圳科技馆因为一再变更选址而拖慢了建设进度,每年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加快建设深圳科技馆,不能再拖下去了。
从深圳住建局贴出招标公告,至今已有6个月时间,在9月16日下午市政协委员们监督性视察中,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介绍,目前深圳科技馆项目位于光明中心区光辉大道与光明大道北段交界处,轨道6号线光明站西侧,总用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另有红线范围外科普公园用地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1亿元。
其中,市科协负责项目工作协调及展教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筑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光明区负责土地整备及周边环境的规划和建设。
从目前的规划来看,深圳科技馆规划7大功能区,分别是科技展示区、科普影院区、创新实践区、科技交流区、公众服务区、业务管理区,以及科普公园区。其中,科技展示区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是科技馆的核心区域,按受众年龄层次分为“童趣岛”、“探索家”和“创想城”,分别主要面向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及创新创业群体。
根据计划来看,预计2019年10月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国际招标,2020年8月底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力争2023年12月底前竣工验收。
问题
即便有了规划,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难题,目前主要集中在五大问题上。
首先是规划部门提出,深圳科技馆选址地块规划配套公交首末站不妥。目前深圳科技馆规划的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已十分紧凑,原大空港选址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若在红线范围内规划公交首末站将严重挤压室外活动空间。建议公交首末站配套设施规划在深圳科学技术馆建设项目红线范围之外的附近安全区域,既能保障科技馆参观人群的安全,也能发挥公交首末站的使用效能。
其次是用地选址尚未法定化,目前项目已开展建筑工程方案及建筑专业初步设计国际招标工作,但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及规划设计要点仍未能给予办理,将严重影响后续工程进度。另一方面,项目用地范围内有楼村水北支流和地铁6号线施工项目部,将对深圳科技馆土地移交、开展建筑工程建设工作有重要影响。
另外,全过程项目管理费用未明确,深圳市科协指出,全过程项目管理有助于业主单位和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提供人力资源和全程咨询服务。目前在可研修编批复中,对此项费用暂未予以明确。
最后是原可研批复投资额偏低,光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也提出,2018年可研修编时参考了中国科技馆和上海科技馆的造价标准,但由于中国科技馆新馆建于2009年,上海科技馆建于2001年,至今已过十余年,其造价已与目前物价水平不匹配,原计划的21亿元总投资仍需要增加。
建议
“做好顶级的设计,确保未来50年这个科技馆都不会落后”
面对目前提出的种种制约项目进度的问题,市政协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深圳市政协委员、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涵渠就指出,深圳科技馆是一座代表深圳城市形象、彰显深圳城市品位、突显深圳科技和创新发展的国际一流特大型公益性科学探索中心和公众创新中心,在规划建设时不要“抠抠索索”,还是要对标国际一流建设。
马建文则提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达近1.5万家,又被中央委以重任要建设“先行示范区”,不管从经济实力还是整体战略上来说,深圳都可以支持建设一流的科技馆,但科技馆建设一拖十多年症结出在哪,需要找一找原因,同时在选址大空港后已经有了选址意见书并做出了公示的情况下,科技馆再一次将选址变迁到了光明科学城,感觉变来变去非常不严肃,希望这一次能够确定下来、加速推进。
同时,马建文还指出,希望能够把深圳科技馆打造成“永不落幕的高交会”,为子孙后代建一座20、30年都不落后的科技馆。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杜勤则说,市科协要尽快把可研报告拿出来,到底为什么追加投资,要追加多少投资,都要根据可研报告的测算来定。
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表示,光明科学城实际上代表着深圳的未来,而深圳科技馆则会是光明科学城的一张名片,向全世界展示科学城的核心作用。在此基础上,建设深圳科技馆需要运用国际化标准、思维方式、理念,将未来的深圳科技馆打造成一个全中国学生都想来观摩,全中国企业都想进场展示的地方,因此在初期规划时就要做好顶级的设计,确保未来50年这个科技馆都不会落后。
回应
已具备进场施工条件 周边规划和建设了一系列配套设施
针对目前的问题和市政协委员们的建议,光明区委区政府也做出了回应,指出为加快推进深圳科技馆规划建设,研究解决项目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成立了深圳科学技术馆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单位的责任分工。光明区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土地整备及周边环境的规划和建设。
在土地整备方面,2019年5月初,光明区土地整备工作从科学城启动区转战光明中心区,对整个中心区土地整备实行挂图作战,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同时将深圳科技馆项目列为区首批重点突破项目,深圳科技馆土地整备工作已纳入《深圳市2019年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计划》。目前,科技馆项目已具备进场施工条件。
其次,周边规划和建设方面,科技馆选址于光明科学城“一心两区”中的“一心”即光明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周边规划和建设了一系列配套设施。
一是项目位于2平方公里科学公园内,紧邻楼村水北岸,科学公园内将提供5万平方米的科普公园作为科技馆的室外展区,打造室内外有机融合的特色科技馆。二是将积极谋划高质量打造光明中心区,科技馆周边的光明大道北段、光辉大道主干道正加快建设,轨道6号线将于2020年5月28日开通运营,为科技馆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保障。三是科技馆周边布局有文体中心、商业中心等文化、商业设施,将给前来科技馆参观学习和休闲体验的市民提供高品质的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