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11时0分至15分,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在全市举行防空警报试鸣活动。警报信号鸣放次序: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和解除警报(鸣3分钟)。
据了解,开展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是深圳市贯彻《人民防空法》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防空警报试鸣的意义,掌握警报鸣响后的应对措施,增强市民群众居安思危意识。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警报器1000余台,包含有电声警报器、便携式警报器、手摇式警报器和多媒体警报器。近几年,深圳警报器鸣响率均达到了92%以上。今年,已完成全市警报设施及其控制系统巡查和维护工作,力争防空警报器鸣响率达到95%以上。
防空警报鸣响流程:
9月18日11时00分至15分,将依次鸣放防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每种警报鸣放时间3分钟、间隔3分钟。
预先警报:11时00分至03分,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为3分钟。预先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掩蔽和疏散并做好防空袭准备而发出的警报。
空袭警报:11时06分至09分,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时间为3分钟。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进行空袭时发放,告知市民目前在遭受空袭,警示人们迅速隐蔽而发出的警报。
解除警报:11时12分至15分,连续鸣响3分钟。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缓解时发放,意味着无空袭的危险存在。
人防工程就在身边
人防工程(又称人防工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听起来“高大上”,其实人防工程就在我们的身边。目前,深圳的人防工程一般都悬挂了人防标识牌、指示牌以及使用说明。一些电梯通道还悬挂了人防温馨提示,给居民提示附近有防空地下室。最简单的识别办法,就是看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每一个人防区域对外出入口都安装了人防防护密闭门,战时关闭,平时可打开供车辆、行人进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铁、城际轨道交通地下部分、城市地下快速干线、部分过街隧道和其他地下工程都兼顾了人防需要,战时具有防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