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年实现“千园之城”!深圳已建成公园破四位数

2019-09-23 14:43 作者:张小玲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蒋伟岸
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

到今年9月,深圳已经建成各类公园1090个,提前一年实现“千园之城”,全市公园总面积39319.399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90.87%,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 “公园里的深圳”新闻发布会今日召开。

750x563_5d883e9159584.jpg

深圳建成各类公园1090个

深圳把公园建设作为民生实事和“美丽深圳”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提出到2020年全市建成一千个以上的公园,实现深圳“千园之城”的目标,满足市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到今年9月,深圳已经建成各类公园1090个(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提前一年实现“千园之城”建设目标,全市公园总面积39319.399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90.87%,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

在今日的“公园里的深圳”新闻发布会,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系统介绍了深圳公园建设的总体情况、并向社会公布深圳市公园名录。同时,全市有18个新建公园和9个改造提升公园正式对外开园,10个区(新区)在新建的部分公园同时举办开园仪式,向市民展示本区(新区)的公园建设成果。

据介绍,深圳1090个公园分布在深圳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一颗颗绿色明珠,构成了深圳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福田区118个,罗湖区88个,盐田区47个,南山区98个(其中,前海合作区3个),宝安区180个,龙岗区216个,龙华区125个,坪山区46个,光明区171个,大鹏新区42个。其中有30个公园属于跨区公园。

从公园类型分类统计,深圳有自然公园33个,占地30084.56公顷;城市公园152个,占地7980.34公顷,社区公园905个,占地1254.499公顷。三级公园体系的建成,基本实现了市民出门500米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可达城市综合公园,5公里可达自然公园的目标。

在这些公园中,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莲花山公园、仙湖植物园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人民公园被评为世界月季名园,梧桐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华侨城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近年来,我市还打造了香蜜公园、人才公园、深圳湾休闲带、大沙河生态长廊等一批深受市民喜爱、具有国际品质的精品公园。

750x563_5d883e908ffe5.jpg

建设国际化公园城市

深圳“千园之城”的建成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为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于9月23日-9月30日期间在市民中心B座西大厅举办“公园里的城市”展览。展览将展示长45米、高1米,以全手绘形式绘画的“公园里的深圳”长卷,长卷依照深圳版图,由东至西展现深圳公园、城市风貌和物种多样性。除长卷外,展览还将用立柱的方式全面展示深圳各区(新区)的公园建设成果。

据了解,为纪念“千园之城”建成,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还组织拍摄了“公园里的深圳”系列纪录片,编写了《公园里的深圳》手绘图书。纪录片包括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塘朗山公园等,将在国庆节期间陆续播出;手绘图书则收录了1090个公园的名称及地址,重点介绍深圳18个明星公园和50个精品公园,以及公园导览、自然教育课程等内容,将于今年年底发行上市。

深圳还将启动《公园城市规划纲要》研究,持续增加公园数量、提升公园品质,将营造世界级的公园城市景观,打造一批世界名园。全市2020年建设社区花园300个,建设郊野径50公里,每年新建或改造公园40个以上,到2025年全市建成社区花园1000个以上,建设郊野径200公里以上,到2035年全市公园总数力争达到1500个,建成社区花园3000个以上,建设郊野径500公里以上。

通过公园城市建设,使深圳成为更健康、更美丽、更具野性和人文关怀的国际化公园城市。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