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室内等公共场所不能吸烟,还不知道公交站台也不能吸烟。”10月15日,一名吸烟者在深圳竹子林公交站台内吸烟被抓。在当天的控烟执法过程中,不到1个小时,6名违法吸烟者先后被抓,各被罚款50元。
在10月14日至31日期间,由深圳市控烟办牵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各区(新区)控烟办、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市控烟协会等多方联合开展控烟行动,8场控烟执法督查行动紧盯公交站台。
有烟民现场玩起躲猫猫
公交车刚到站停稳,一名烟民便赶紧掏出卷烟点燃。这时,等候在一旁的控烟执法人员上前,对其进行劝阻和罚款。一听是执法人员,该名吸烟者竟然下意识想逃跑。先是侧身躲到站台后面,执法人员跟上,他拔腿就跑。于是双方在公交站台间追逐起来,由于公交车往来其间,这场“躲猫猫”看上去十分惊险。
最终在控烟执法人员的劝阻下,该位“逃跑”烟民停了下来,在向其宣传普及了《控烟条例》后,他表示认罚,并现场收缴50元罚款。该名吸烟者来自汕头,他表示,在汕头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控烟规定,他到深圳也只是知道在室内等公共场所不能抽烟,还不知道公交站台不能吸烟。
今年10月1日起,深圳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正式实施,交通运输领域周围场所禁止吸烟区域扩大至公共交通运输站楼行人出入口外侧五米范围内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站台和等候队伍所在区域等。
除了这位玩“躲猫猫”的“逃跑哥”,另一位被抓的烟民上演了“捂脸三连”。面对控烟执法人员和媒体的曝光,他立马以手掩面,说不上三句话再次用手捂脸。“我刚从广州出差回来,现在急着回家。”他警告执法人员,如果自己上了新闻,会再找上他们。
公交站台张贴禁止吸烟标志成难题
一直以来,随着中国控烟行动持续开展,室内等公共场所禁烟已经逐渐形成共识。而公园、公交车站等人流密集处的控烟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公交站台,许多烟民是下车前憋着烟瘾,上车前赶紧过把烟瘾,使得公交站台成为吸烟的重灾区。
公交站台吸烟历来为人们所反感,许多乘客在候车期间被动吸入二手烟,有害健康。而长期以来,多地的公交站台都没有纳入控烟范围,没有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大多数人只能默默忍受。在中国政府网,曾有网民向总理建言,希望在全国各个公交站台设置禁止吸烟标志,采取违者罚款等有效措施。
记者在当天的控烟执法督查行动中发现,大多数烟民还不知道公交站台属于禁烟区,同时反映禁止吸烟标识张贴过高,没有看见。而观察公交站台的环境,如何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另其更加显目,也成了难题。
参与控烟执法的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说,公交站台广告位当前已有其他公益宣传或商业广告,不便在已有的广告中插入禁烟标识。另外,地面喷涂的标线、文字或图案多为交通标识,有严格的设置规范,不能随意添加其他非交通标志标线。
据了解,市交通运输局将与市控烟办就如何设置公交站台等公共交通场所禁烟标识积极协商,落实《控烟条例》相关规定。
深圳控制吸烟协会会长高文辉表示,在公交站台的控烟行动中,许多人还不知道公交站台禁止吸烟,有些吸烟者存在抵抗情绪,要通过控烟执法的宣传教育,逐渐改变人们的观念。他表示,希望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公交站台不能吸烟,而越多的人知道,就越有底气劝阻吸烟行为。
呼吁国家层面的控烟立法
在控烟的过程中发现,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控烟规定,这也成为控烟行动的一大难题。许多外地到深圳的烟民表示,老家没有这么严格的控烟规定,此前也并不了解深圳的《控烟条例》。
深圳市无烟城市项目技术官员熊静帆表示,许多外来人员声称,在当地没有严格的控烟法律法规或者没有规定公交站台禁烟,不了解深圳严格的禁烟规定。这也暴露出现阶段国家层面的控烟立法缺失,各地控烟立法标准不一,深圳作为全国典型的移民城市和人口流动频繁的大城市,集中体现出这个问题。
“除了加强本市的控烟法规宣传外,国家层面有必要加快出台控烟法律法规,尽量统一公共场所禁烟标准,最大程度保护不吸烟者免受二手烟危害,也可以避免不同省市间法规的差异对吸烟者造成困惑。”熊静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