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隐形跑道!深圳机场率先实施RECAT

2019-12-06 21:33 作者:张艳丽 赵炎雄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蒋清君
提升航班量和准点率

12月5日,民航深圳空管站正式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进离港航班启动航空器尾流间隔重新分类(RECAT)实验运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共同成为国内首批实施RECAT的机场。新的尾流分类标准相当于为机场增加了一条隐形跑道,将大大提高跑道容量、运行效率以及空域的使用率,提升机场航班量和客运量。深圳机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机场的辐射集聚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11.jpg

航空器尾流间隔是机场容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也是制约繁忙机场运行效率的因素之一。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全球的空中交通流量约每15年翻一番,但现有空中航行系统的运行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随着我国航班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国际枢纽机场跑道容量渐趋饱和。

12.jpg

据了解,现行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器尾流间隔标准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这些标准相对较为保守,存在缩减尾流间隔的潜力。通过优化尾流间隔提高跑道容量,可在不降低安全水平的前提下,提升空域容量、提高运行效率。

13.jpg

深圳空管站组织专业团队制定出符合中国民航发展实际的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标准和间隔(RECAT-CN)。RECAT-CN按照最大起飞重量和翼展将航空器细分为了J、B、C、M、L五类,将尾流间隔由以前的7.4公里缩小至5.6公里,减少了航空器在空中不必要的延误时间,不仅能够节约飞机运行成本,减少碳排放量,还能够提升跑道容量和跑道运行效率,从而提升航班正常性。

14.jpg

相比之前的标准,新的尾流分类标准将最大起飞重量≥136吨的航空器进行了细分,这类机型多为载客量大的宽体机,例如A380、B787等。深圳空管站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党支部书记梅步云举例告诉记者,原来一条跑道上只能容纳2~3架宽体机起飞,实施新的尾流分类标准后,在相同空间内可容纳4架宽体机起飞。这不仅直接提升起降架次量,更是提升了跑道容量、跑道运行效率以及空域的使用率,和旅客息息相关的航班正点率也将进一步提升,延误率将大大降低。

15.jpg

据了解,美国孟菲斯机场在2015年实施RECAT之后,第一年便有16%的航班量增长。尾流间隔标准的改变相当于为机场增加一条隐形的跑道,将直接带来航班量和客流量的增加。

实施RECAT-CN之后将会对深圳机场客流和航班量带来哪些变化?“实施RECAT-CN可以对航空器机型以及尾流等级重新分类,对某些航空器机型之间的组合尾流间隔缩减,释放空域资源。”深圳空管塔台管制室管制教员张湃介绍,参考美国孟斐斯机场数据,按照目前深圳机场每天1000起降架次计算,假设按照增长8%的航班量,每天可实现增加航班80左右,按每班200名乘客,可实现每天16000人次的运力增长。“后续如果大型飞机引进越来越多,符合RECAT-CN机型组合飞机越来越多,运行效率提升会更加明显。”

深圳空管塔台管制室领班孟少磊介绍,下一阶段,深圳空管站将继续按计划开展深圳机场RECAT实验运行工作,包括组织开展试验运行、运行数据记录及运行经验总结等工作,积累运行经验,争取早日正式运行,同时为将来的更高层次的尾流间隔重新分类做好充分的准备。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