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长群又沦陷?学校回应骗子假冒 “班主任”收费

2019-12-19 14:12 作者:赖美弘 来源:奥一网 编辑:陈雷
附有“骗子行骗套路”

为了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很多学校的班级都会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老师通常会通过这些社交工具发布学校的消息,家长们也能一一获知。然而谁能料到,这样一个普通的家校联系群,也被骗子盯上了。

近日,奥一网(微信公众号:oeeeend)接到市民李女士的报料,深圳一所中学的班级群,被不法分子混了进去,摇身一变成了“班主任”,谎称学校要收取资料费,一些家长便转账缴纳了。

骗子混入群里

“哄骗”家长缴费

12月18日晚上,李女士在自己小孩所在的班级群里告知其他家长:有骗子开始偷偷潜入各个班级QQ群或微信群,然后将头像和昵称设置成与老师相同的。冒充老师称需要缴纳资料费,并通过发送收款二维码等方式骗取钱财,而家长们一不留神,便上当受骗了。

据李女士介绍,昨日,深圳市学府中学七年级一个班级的群内也被不法分子混入,全班有20多个家长被骗了2万多块。

对此,奥一网向深圳市学府中学求证是否发生此事,该校老师予以否认:没有这回事。

但该截图被广泛转发后还是引起了深圳家长的恐慌,“报警了,但听说钱不一定追得回来。”他们认为,如今骗子行骗的手段越来越多,之前有冒充警察、家长、小孩,现在连老师也开始冒充。“只要哪里有‘发财之路’,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该怎么办?”

“骗局”发生后,也有家长怀疑,是否老师的账号被盗?此事不过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

骗子疯狂行骗

多地出现“李鬼变李逵”事例

奥一网通过查询网上资料, “李鬼变李逵,骗子成老师”的诈骗形式因为操作手法简单,成功率高而被不法分子“复制粘贴”到了全国多地。

江苏南京市民高先生也遇到这种骗局,高先生的儿子刚上高一,其班级“庞老师”便在群里发消息要求家长通过扫码的方式缴费学杂费资料费共580元,事后真正的庞老师已作出澄清,但高先生和几位家长已扫码转账。

11月11日,青岛一学校的家长也因“班级老师”在QQ群内通知要求缴纳358元的资料费而上当受骗,转账之后,才发现该QQ被骗子“伪装”成老师模样。事实上,该班级老师并没有要求收取资料费。


江苏省南通通州一所小学的班主任王老师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不法分子在微信群内潜伏已久,换上王老师的头像,不法分子摇身一变,成了“王老师”。在12月4日晚,发布消息称,学校要求交资料费70元,希望家长在群里发红包方便统计。

甚至还有“班主任”和“家长”一唱一和,骗取家长的信任:10月23日,深圳市坪山区一小学家长群的“班主任”连发3条相同的消息和收款码,要求各位家长将学习资料费268元转账给老师。而其中一位“家长”应声道,“既然是班主任发话,一定立刻转账!”好在群内一位细心家长发现了倪端,拨打了学校老师的电话核实,最终揭开这骗局,挽回了家长们的损失。

骗子行骗套路

混群后利用老师时间差发布消息

奥一网了解到,QQ有群内关键字搜索功能,骗子可通过搜索“班级群、学校、家长、家委”等关键字,获取大量的公开群聊信息,再选择性申请加入群聊。


有些学校在家长群内的管理较为松懈,班级群的账号和老师的信息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骗子可随意加入群聊,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骗子也可能通过一些渠道获取学生信息,先添加班主任的QQ或者微信,并备注上学生家长的信息,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无法一一核实,于是骗子也有了进群的机会。

入群后,骗子可能会潜伏一段时间,观察老师发消息的时间与说话方式,由于很多老师在上课、休息、下班的时间段都会开启消息免打扰模式或关闭手机,于是骗子便趁着这时机“下手”,利用时间差发布收款消息,实施诈骗。由于家长们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通常都是在群里,所以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正的老师也无法及时发现制止。

深圳公安紧急预警

市民应核实后再转账

公安部刑侦局也曾发布消息提醒各位家长,全国已发生多起学生家长被骗案件。犯罪嫌疑人潜入家长QQ群或微信群,将头像和昵称换成与老师一样的,并发布消息称需缴纳各种费用和发出收款二维码,家长们纷纷转账。

奥一网获悉,这些事情已不是老师账号被盗的偶发事件,而是诈骗团伙利用当前社交工具的特性来开展的规模化诈骗行为,虽然没有过多科技含量,但设计较为巧妙。

深圳警方表示,不法分子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相关个人信息,通过社交工具冒充学校老师,并借着时差、手机损坏,在校上课不方便联系等理由,规避家长直接电话联系。

深圳警方也提醒各位家长,遇到学校要求缴纳费用的通知,千万不要着急转账,应先通过电话、短信、私聊等方式与老师本人或校方进行核实后再缴纳。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收款渠道、流程,确保信息沟通交流顺畅,避免不法分子钻空子。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