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达到公办幼儿园的就读年龄,深圳龙岗区居民李先生只能将2岁多的女儿送到小区附近一家民办幼儿园。“没办法,家里实在没人带孩子!从家庭支出的角度考虑,如果公办托幼机构能接收3岁以下的孩子,那自然再好不过。”李先生说。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着力推进幼有善育方面,深圳将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行动计划。具体如何实施官方目前还未披露确切消息。包括高金德、邓少勇在内的20多位市政协委员联名预提交相关提案,建议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深圳学前教育管理。
深圳总体托育需求率为34.8%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婴幼儿照护问题逐渐成为“生育焦虑”的痛点。
“科学的早教指导很重要!至于照护,我觉得0至2岁的婴幼儿最好还是由父母及家人亲自照护会比较好,2岁到3岁这个阶段的托育需求会比较大。”家住福田莲花北社区的王女士称。
因为年龄不够上公办幼儿园,孩子又有社交需求,王女士将不到3岁的儿子送到小区内一家培训机构托管,一个月费用3800元,包中餐和下午的水果餐,课程设置包括户外活动、乐高、英语、科学实验等。“从目前情况来看整体感觉还不错,让我动心的是他们的教育理念。只是户外活动的安全问题我们会有些担心!”王女士表示。
2019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为此前处于政策空白状态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首次提供了国家级的发展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通过加强对家庭、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三方的支持和规范,到2020年,初步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一批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2025年,基本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去年9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曾召开“深圳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讨论会,会上披露的一项针对1801个家庭数据的调查显示,深圳市总体托育需求率为34.8%,而深圳婴幼儿家庭的入托率只有5.1%。未入托育机构的主要原因有“附近没有接收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机构”和“费用太高”等。
“一方面,公办‘缺位’、民办‘缺路’,产妇家庭很难找到合适的托管机构。另一方面,产妇家庭越来越关注婴幼儿早期性格和行为的科学养成,渴望规范化、专业化的托管机构。”业内人士表示。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为了普及早教知识和育儿理念,给0-3岁婴幼儿家庭带去更全面、更科学、更便利的早教指导与服务,通过民生微实事这个平台,这两年深圳不少社区都启动了社区早期教育促进项目。“这个项目非常受欢迎,每次活动报名人数都爆满,来听课的有新手妈妈,也有准码妈。”盐田区永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称。
“二孩谁来照顾的问题在深圳等一线城市其实是十分突出的。”对于今年深圳将实施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行动计划,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十分期待。事实上,针对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包括部分行业协会曾出台多份地方和行业性发展文件。
2018年4月,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托育机构设立标准、监管单位、管理体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构建托育服务体系提出规范发展要求。
2018年12月,四川发布《关于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意见》,从科学规划建设婴幼儿托育机构、规范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加强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服务等方面满足家庭托育服务的需求。
与深圳相邻的广州,去年3月率先在越秀区首试提升科学育儿质量婴幼儿托育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专业机构,向辖区内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服务。该区还表示,将探索扩大托育服务覆盖面的路径。
建议将早期教育纳入学前教育管理
今年深圳市两会,包括高金德、邓少勇在内的20多位政协委员联名预提交“关于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深圳学前教育管理”的提案。
提案中写道,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人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发展0-3岁早期教育己经被世界不少国家作为提高未来劳动力素质、提升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2018年4月,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出台“1+2”文件,明确由上海市教委负责对0-6岁的学前教育服务进行统一管理。
提案中指出,2019年,深圳在园幼儿数达到53万,在园幼儿数居全国第一,但幼儿园学位供给紧张突出,0-3岁幼儿教育未纳入学前教育规划管理,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缺乏早期教育有关政策、管理体制不顺、早教质量无法满足家长需求、早教机构课程研发力量薄弱等。
如何破题?政协委员建议出台专门面向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政策、法规、指引,如深圳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适时研究制定《深圳市幼儿教育促进条例》;明晰职责,理顺政府管理体制,建立教育部门主管,教育和卫健部门分工负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把0-3岁早期教育指导纳入公共卫生和教育服务体系。
政协委员还建议加强幼儿教育行业规范管理,鼓励支持建立幼儿教育行业协会组织,加强培训幼儿教育师资力量,向基层一线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和准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培训指导,同时建立合理分担成本机制,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支持、企业、个人、专业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参与、家长合理分担的幼儿早期教育经费机制。
深圳市人大代表刘凌也希望政府能尽快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统一归口管理,进一步明晰和落实政府在早期教育中的规划、投入和监管等责任,重点在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服务模式和内涵发展的责任。
“由于历史欠帐太多,目前深圳3-6岁儿童的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尤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公办园承接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困难会非常大!早教市场确实非常混乱,现在最关键的是教育部门能够牵头将这个市场规范化地管理起来。”罗湖一家公办幼儿园的园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