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年叫停2922条重复开挖路段,为何市民仍喊扰民?

2020-01-14 09:16 作者:张玮 来源:南方+ 编辑:陈雷
道路反复开挖问题曾遭集体炮轰

说起一条路隔三差五“开膛破肚”这事儿,大概自2018年起在深圳加剧。

客观因素与“现有道路市政管线设施多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已到大规模改造提升时期”有关,主观因素则是改造施工的主体来自不同部门,施工规划、开工计划都由各家自定,于是同一条道路今天你挖开改造污水管网,明天我挖开换个燃气管。

量多则怨积。“道路反复开挖”问题在2019年深圳两会上被代表和委员集体炮轰,从路障、拥堵、扬尘和噪音等扰民行为,到浪费财政支出、年底突击花钱等质疑,引发全城百姓共鸣。

2020年深圳两会更是引得市长直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开代表市政府向市民致歉,算是达到事态发展的高潮。

过去这一年,政府没做事吗?显然不是。深圳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交通运输局也牵头会同近20个部门和单位开展调研和专题会议,出台了《深圳市占用挖掘道路管理办法》等多个法规,并加强统筹规划,全年减少重复开挖路段2922个,压缩率达26%。2019年12月上线的“深圳市道路挖掘计划管理系统”运行,相信减少量会更多。

那坊间依然“成效感受不明显”的症结在哪?大量调研和突击检查后,三大问题浮出水面。

首当其冲的就是“施工拖沓延期”问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挖道工程的复杂性,容易致卡壳,施工就会临时进行不下去;一种是施工单位设备和人手不足,导致路挖开后无法恢复,有的一放几个月。而施工延期审批大多会批,导致施工企业更肆无忌惮。1个月该修完的延期到3个月,扰民时间也顺延3个月,市民可不就有挖路越来越多之感吗?

而回溯延期理由,听起来理直气壮,细想似无稽之谈。深圳以科技发达著称,应用于施工工艺模拟的BIM技术全国领先,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在施工前找出潜在问题,最大限度减少返工、误工,节约工期。因此挖一半突然因地质复杂性卡壳了,实在不应频频发生。而把路挖开后再说自己设备和人手不足,然后把工程撂那儿的,则应直接质疑这种资质的施工单位是如何拿到市政工程项目的?

紧随其后的是“超范围占道屡禁不止”问题。5米宽的路,原本工程只占3米宽,你非把另外2米也给围上,逼着市民要么受累绕道远行,要么冒着危险借道机动车道通过,这能不成为市民反感和投诉的诱因吗?

这事儿警察也很苦恼。上月底,深圳组织的一次占用挖掘道路施工突击执法检查行动,有民警就反映,有的施工路段半年就被罚4次,但施工方称“随便罚”。

其实占道挖路的罚金不算低,但敢这么叫嚣,无非是罚金与工程款相比微不足道,毫无威慑力。

再者就是市民知情权缺失和反馈渠道闭塞。既不知道家门口的挖路是何时立项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工程、工期多久,甚至连想反馈下减少噪音、扬尘等合理意见也无门。

由此可见,尽管深圳道路反复开挖问题在2019年迈出第一步,挖路数量从无序向有序转变,但挖路给市民生活带来的直接影响并未消除,治理模式亟需从1.0版进入2.0版,即对每条施工路段的精细化管理。

治理道路反复开挖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政府在重大议政会议上公开“自省”无疑是担当和务实的体现,但毕竟“天下苦挖路久矣”,大家更想看到的是解决问题。

特别是在2020年深圳黑臭水体治理、雨污分流、优质水入户等治水提质工程集中进入冲刺期和考核期,各种依附于城市道路敷设的管线改造工程将大量增加的严峻形势下,这更考量政府的城市治理能力,也是先行示范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应有之意。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