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读物“教唆”孩子跳楼轻生,儿童读物成“毒物”?

2020-06-17 15:33 作者:赖美弘 来源:奥一网 编辑:谢君仪
这是读物还是毒物?

“我受不了练钢琴了,不想练了,都想自杀了”

“哪种自杀方式比较好?”

“拴根绳子在脖子上,再找棵树吊死。”

“那就从楼顶上像鸟儿一样张开双臂飞下来。”

……

据部分家长反映,小学生阅读的儿童读物——《淘气包马小跳》中直白地描写自杀情节,此类书籍还获得了多位名家的推荐,他们质疑,“这书籍有教唆儿童自杀的倾向,这是读物还是毒物? 小学生适合看这推荐书吗?”

40031592379145.png

95561592379146.png

奥一网了解到,关于此儿童读物中的自杀情节在2019年印刷的版次中已被修正,但之前的版本依然在售。在面向未成年人出版的读物中出现了跳楼自杀的情节,这在家长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家长陈女士:

直接写到孩子放弃生命,跳楼自杀,这样的文字过于恐怖。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在碰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有样学样可咋办?

家长谢先生:

因为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孩子年纪越小,解决能力越差,就越需要有人或者书籍去带他/她慢慢走过这段平衡木,正确认识生命的含义,这种读物会成为孩子模仿、借鉴的榜样。

家长安女士:

近期各地跳楼自杀的学生那么多,是孩子们的心灵太脆弱还是有人恶意诱导孩子自杀?会在多少小孩内心种下 ‘采取自杀方式来抗衡父母的教育或者父母的不满?’这样的书籍都是怎么过审的?儿童类书籍不是更应该严格审查吗?

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这些书籍并不一定“开卷有毒”,儿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需要家长自身的正确引导,书籍只是辅助作用。

家长熊女士:

对于三观尚在形成期的孩子来说,小孩子不懂故事中的情节,几乎看完都会忘记,真正揪着不放的都是大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说孩子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走了歪路,根本就不是这些儿童文学的错误,而是长辈们教育的漏洞,是大环境的影响。

家长曾先生:

我觉得学校引导和家长引导是最重要的,我家小孩上的学校很注重生命教育,学校老师会告诉学生,“任何时候,生命第一。”因此,在这种教育前提下,小孩子看这些书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学生不可能就从这些漫画书得到一些大道理或者人生追求目标,只要书中内容有趣,就可以培养小孩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阅读时也应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如果只是通过部分偏激或者敏感的内容判断书籍的好坏,未免太断章取义。

“不想让自己家的孩子成为温室的花朵。”曾先生认为,人生是苦难重重的,对于每个人来说,看到这些书就是“教唆”小孩自杀,那小孩未免太“脆弱”了。有“自杀”的念头并不是代表真的想死,只不过当下的痛苦超过了能承担的阈值,作为长辈,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引导其找到办法解决,这样在以后遇到更大的困难,再经一次循环,人逐渐坚韧起来,也就不会轻易把生命作为交出去的代价。

家长姜女士:

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应该说(是)多元的,他会知道啥能做、啥不能做。如果一句话能引导孩子去自杀,那这也有家长没能好好疏通的关系,毕竟是家长在教育和引导孩子三观。一切推责与书,也是教育的缺失。

针对家长们提出的观点,奥一网联系了马小跳杂志社,据官方资料显示,马小跳杂志社的主编是杨红樱。奥一网说明采访目的后,该杂志社的编辑拒绝回应,奥一网试图向其询问杨红樱的联系方式,其表示没有联系方式。

奥一网调查发现,部分家长认为童书市场存在大量粗制滥造、内容失格的现象,部分童书还存在“儿童不宜”的露骨情节。那么在这个快速高效的浅阅读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挑选合适的阅读书单呢?有家长总结了一套“毒物”清单。

89211592379192.png

对此,奥一网也采访了数位来自深圳各区的教育专家。南山区南科大第二实验学校唐校长持反对态度,唐校长表示,这些书籍不应该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虽然内容与生活较为接近,但是毫无艺术水平,没有文学美,因此,这些书籍的文字描述对孩子写作、文学鉴赏能力都没有很大的作用。

宝安区宝民小学杨校长认为,小学生阅读这类书籍不是很妥当,因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是很成熟,不能很好地明辨是非,模仿欲比较强,所以这些“赤裸裸”描写自杀的情节会让部分自制力、辨别力比较低的学生感到好奇或者有想模仿的欲望,甚至有可能导致直接付诸行动的严重后果。为儿童选择合适的读物首先要做尊重儿童意愿,以儿童为选书主体,其次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与心里特征、兴趣爱好,比如学校图书馆和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儿童读物时,应从儿童身心健康长远发展作为基础,重视对儿童积极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筛选更优质的儿童读物和儿童作品。

育儿专家建议  有育儿专家给家长们提出过“避雷”建议:买给孩子的书,自己可以先看一遍。还有更省时间的方式:陪孩子一起读书,及时解释书中的内容,完全不用担心孩子被误导。儿童读物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无论多贵的绘本,多精致的童话故事,多经典的百科全书都不能承担教育的全部责任。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