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今年新变化!考生须有粤康码

2020-06-23 09:19 作者:贺蓓 来源:南方+ 编辑:蒋伟岸
提前至考前60分钟入场

距离高考只剩下半个月,考生要注意哪些问题?日前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上线最新“民生在线”,就广东高考新变化、如何做好校园卫生防疫工作、如何助力应届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进行权威解答。今年高考入场时间提前至考前60分钟,考生必须注册“粤康码”,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焦点1 高考考试入场时间提前至考前60分钟

· 高考入场时间提前至考前60分钟

学生回到课室后,老师要进行晨检,测量并记录每位学生的体温。

虽然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们都已经复学、返园,但家长们的担心不减。学校食堂、宿舍等场所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呢?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生活区,设置了学生返校的入校通道。

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作为家长该怎么判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又是如何监督确保的?

景李虎介绍,全省教育系统严格落实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相关防控工作指引,5月18日,省疫情防控办学生返校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重点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校重点人员健康管理工作。前期,省教育厅先后印发46个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明确“四精准”“六分”“一独立”“三全”“五管”的防控要求。每所学校必须达到39条要求,经属地学生返校工作专班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排学生返校,不通过验收的不安排学生返校。

按照国家和省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指引,学生返校后,学校仍要在组织管理、校园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压实责任管事、分类施策管人、明确标准管场所、明确规范管过程、备齐预案管应急,织密织牢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网。

目前,我省所有中小学校均已配备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卫生健康联络员,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精准落实;所有学校已与医院定点挂钩,建立师生就诊绿色通道,保障师生卫生应急的处置工作及时、科学。在学生返校前后,各级政府学生返校工作专班及各部门通过“四不两直”的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学生返校攻坚战。

焦点2 落实学校卫生、收费监管

· 抓好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管理

· 做好场所消毒清洁与通风换气工作

· 鼓励学生在各场所都保持间隔距离

焦点3 学校防疫达到39条要求才能安排学生返校

· 各学校须达到39条要求才能安排学生返校

· “不打招呼”“不发通知”随时突击检查

焦点4 住宿费怎么收?

· 住宿费不许跨学年或学期收取

· 可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价格监督部门举报

pic_842388

2020年5月11日,暨南大学,学生进入宿舍大楼需要测量体温和手消毒。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不得乱收费、跨学年或学期预收多出部分予以清退。然而,如果还是有学校和幼儿园存在多收费、少退费问题,家长应该去哪里反映和投诉呢?

景李虎介绍,近日,根据《教育部治理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有关问题的预警》,省教育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如下要求:

一、住宿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已按学年或学期收取的住宿费,学校根据2020年春季学期实际情况在本学期结束之前合理减退。具体计退办法为:住宿费每学年按10个月300天(每学期按5个月150天)计算。学校根据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统一安排返校日至本学期结束日按自然日计收住宿费,多出部分给予清退。

二、各校(幼儿园)要认真执行国家和省的教育收费政策,主动做好相关工作的公示和释疑工作,接受学生、家长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学校(幼儿园)不得借疫情防控名义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不得违规乱收费,代收代支及服务性收费按照规定据实结算,定期公布。

如学校(幼儿园)违规乱收费,学生家长可按照学校的隶属关系原则,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价格监督部门举报。省教育厅将督促各地教育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对有禁不止的乱收费行为,一经查实,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焦点5 校外培训机构咋办?

· 各地因地制宜自主确定

· 经相关部门验收后可开展线下教学

pic_845114

由于疫情的影响,洛溪新城一带的教育培训机构有部分还没恢复,有一些机构已经人去楼空。

开学了,不止学校热闹,辅导班托管所兴趣班也开始营业了,但培训机构的规范和管理是否到位,还是让不少家长担心。培训机构怎么开?

景李虎介绍,考虑到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存在差异,按照精准防控的原则,我省各地校外培训机构的复产复学工作,由各地市结合本地防控实际,自主确定,包括因地制宜确定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复课形式、时间和防控措施要求等等。

同时,省教育厅加强对各地校外培训机构复工复课的指导。各地校外培训机构复工复课方面,参照《关于印发广东省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经机构所在地县(市、区)新冠肺炎防控统一组织卫生、教育、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验收,地级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审批同意,可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后的疫情防控监督管理工作,由机构所在地县(市、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负责。

目前,各地按照省里的部署,正在有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复课复学工作。

焦点6 毕业生求职就业

· 高校毕业生超60万,意愿在粤求职超80万

· 多政策、多渠道保驾护航

· 线上招聘助力精准对接

pic_833855

广东高校大学生2020届毕业生春季空中双选会官网。

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怎么办?

景李虎介绍,今年广东高校应届毕业生约60.3万人,比去年增加2.7万人,加上外省和归国留学生,意愿在粤求职的毕业生预计超过80万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在拓宽渠道上挖掘潜力,在服务保障上创新方式,在就业指导上精准施策,在供需对接上主动靠前,努力降低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省教育厅在疫情期间及时出台13条稳就业措施,印发《关于统筹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的通知》,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进2020年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多部门联合聚力,打出组合拳,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拓宽出口渠道,提供就业升学多元路径。扩大硕士研究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规模,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持续增长,专升本招生计划同比增加2.5万多人。将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征集比例由去年占全省征集总数的12%提高至15%,落实入伍补助和退役后专升本、考研加分、推免研究生、定向招录系列优待政策,用好现行学费补偿与减免、落户等鼓励措施。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的招录比例。

三是创新线上服务,打造就业创业智慧平台。积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依托“数字广东”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提供一网多端、一站式、数字化就业服务,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招聘,就业工作实现全流程政务电子化,就业数据实现实时精准掌握。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线上服务指导,学生可在线办理电子就业报到证、电子就业协议、申请调整改派、岗位精准匹配推送、档案去向查询等业务,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求职就业全套手续。

四是组织网上招聘,实现供需精准对接。省教育厅将计划举办的18场系列供需招聘活动全部改为网上开展,与10余家省直相关部门和社会知名人才机构联合举办“木棉花暖”“助力圆梦”“广东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21地市区域系列大型公益网络招聘活动”“聚力引才,启程未来”“面向湖北高校毕业生及外省湖北籍毕业生招聘专场”“广东省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网络招聘活动”等大型公益网络招聘专场。组织省内高校“组团式”开展200余场春季校园网络招聘活动。组织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遴选省内外百家优质人才就业公益平台资源,设立战“疫”就业专区,截至6月11日,面向全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举办600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岗位325.8万个。

五是分类帮扶指导,助力困难毕业生就业。落实择业期和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组织各高校提供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给全省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分别写公开信,加强对毕业生的关怀和求职心理疏导。摸清家庭困难毕业生底数,建立帮扶台账,做到分类帮扶、精准发力,做好建档立卡困难毕业生就业兜底工作。建立校(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全员参与的“一生一策一导师”精准帮扶机制。开发1000个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岗位,优先招聘家庭困难毕业生。举办“送岗圆梦”困难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充分挖掘校友、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大为困难群体推荐岗位的力度。

六是持续开展“百日冲刺”,坚决打赢就业攻坚战。召开全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校级调度视频会,压实责任,继续加大力度开展落实从5月到8月中旬的“百日冲刺”行动,聚力完成今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就业形势教育,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倡导“先就业再择业”。高标准做好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承办工作,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双创示范基地“校企行”专项行动,推动创业项目落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组织各高校有序恢复线下招聘活动。

小贴士

2019年5月,广东省上线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电子就业报到证、电子就业协议、在线申请改派、岗位精准匹配推送、档案去向查询等功能服务,帮助毕业生全流程数字化就业,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招聘。

平台每周定期推送岗位信息,毕业生可关注“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小程序,查看岗位并投递简历。用人单位在平台注册,提供岗位信息,通过精准匹配,可一键找到省内外毕业生。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