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致命疾病正潜伏在深圳的高温中伺机而动 有人为此进了ICU

2020-07-24 15:28 作者:杨溢子 戢德宇 王苏琦 来源:南方网 编辑:王泽权
高22岁小伙温天爬山6小时

最近一段时间,深圳连续高温,烘烤模式分分钟让人汗流浃背。而有一种致命的疾病,正潜伏在高温中伺机而动,那就是热射病。

近日,记者从深圳大学总医院获悉,一名深圳小伙在大热天爬山6小时,快登顶时突然晕倒,被送到深圳大学总医院救治,诊断为热射病。小伙子送到医院时已陷入昏迷、出现多器官损伤,幸亏得到了及时全面救治,转危为安并且避免了持续性的后遗症。

31381595575593.jpg

小伙中午爬山,全身发烫晕倒在地

22岁的小刘(化名)是广西桂林人,今年大学毕业后刚刚入职深圳一家公司。上周末,小刘和新认识的小伙伴组团去爬山,考虑到活动时间长、天气热,事先还特意做了准备,买了登山杖、遮阳帽,出发前带足了水。

当天一大早,小刘和同伴6点准时从梅林出发,队伍里都是男生,行进速度很快,经过三四个小时的翻山越岭,正准备冲刺塘朗山顶的时候,发现走错了路,只好原路返回,下山又上山。刚开始的时候,小刘劲头十足,但走着走着,逐渐感觉体力不足,头有点晕,喝完了两瓶水和能量饮料,还倒了点藿香正气水在嘴里。

中午12点多,离山顶还差二十米,也是全程唯一没树荫、比较晒的路段,小刘开始全身发烫、胸闷、喘不上气,突然晕倒在地。同伴们赶紧凑过去,其中有个小伙伴曾经当过消防员,反应特别迅速,“应该是中暑,赶紧抬到阴凉的地方。”四个男生连忙把小刘抬到了山顶树荫下,给他松开衣服,用水降温,还不时地跟他说话,但小刘一直意识模糊。

考虑到山路无法通车,同伴在联系120急救车的同时,也及时拨打了119消防电话。下午3点,消防队员、景区管理处和爬山同伴十多人轮流接力抬担架,终于把小刘送上了120急救车。

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小伙被转入ICU抢救

120急救车把小刘送到了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到医院时,小刘体温高达38.7度,昏迷不醒。经过头颅CT检查和抽血化验,小刘已经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肝脏、肾脏、肌肉、心脏、胰腺的损伤标记物明显升高,病情危重。于是,小刘迅速被转入重症医学科(ICU)抢救。

看到小刘的检查结果,有着丰富重症救治经验的ICU医生宋志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中暑,已经发展到热射病的严重程度,而且引发了一连串的危急情况,包括劳力性热射病并发多脏器功能损伤、横纹肌溶解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

当天晚上复查抽血化验,值班医生再次向小刘家属告知,病情极危急,如果发生急性肾脏不可逆损伤,今后需长期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肌肉溶解会引起高钾;小刘的脑水肿严重,而高钾和脑水肿随时都有引起心跳骤停可能。

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迅速降低核心体温,启动持续血液净化,保护肾功能,避免凝血功能紊乱、出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值班护士给小刘冰毯、冰帽降温,控制体温在36-37度。医生迅速建立血液净化静脉通路,短短不到1小时,患者就开始了血液净化治疗,同时在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情况下大量补液,其它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护肝、碱化尿液护肾、抗凝预防DIC等也都在第一时间开始进行。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各项功能。

当晚6点多,小刘逐渐苏醒。三四天后,小刘的状态大大改善,十天后,各脏器的功能指标都回归了正常水平,没有留下后遗症。

知多D

热射病是什么?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可将中暑分为以下3级: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的患者表现为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体温正常或升高等症状。而重症中暑则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典型性热射病两种类型。前者多见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运动而产热过多,后者多见于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散热减少所致。

热射病常伴发多器官功能受损包括颅脑、心脏、肝、肾、肌肉等,潜在的并发症包括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横纹肌溶解症等,是一种致命性疾病,救治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50%。

提醒

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

1.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这个时间段外出。

2.如果不能避免高温天气活动,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

3.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

4.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