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 | 每一通无人接听的热线电话,都是一个“差评”

2020-08-14 08:11 作者:蒋清君 来源:奥一网 编辑:谢君仪
花着纳税人的钱不办事?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山区教育局的两部咨询电话一直打不通,质疑教育局“花着纳税人的钱不办事”。

对此,南山区教育局回应称,“打不通”的原因是这段时间咨询人数较多,家长们的问题也多,教育局就这一条热线,还缺少专设的客服部门……工作人员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给领导反映能否多开几条线路”,“建议市民多拨打几次”。

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南山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真的很忙,接电话的就这几个人,手上可能还有其他工作,家长们又“太热情”,真不是“花着纳税人的钱不办事”。

但是,工作人员给出的解决办法,也是真的难以令家长满意。从今天起,深圳普通高中的录取工作正式展开,一直要持续到8月25日第三批录取结束。接下来的半个月,相信教育部门的热线都会非常忙,一定会有许多市民难以打通教育部门的热线。这种情况下,只是让“市民多拨打几次”,就算一部分家长运气好打进去了,那其他家长呢?

南山教育局工作人员口中的“缺人”“线路少”难题,的确是客观存在,每年小升初、中考后都会有很多家长急着咨询小孩上学的问题,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区级教育局的确很难抽出这么多工作人员来当接线生。但这,不应成为无人接听电话的理由。哪怕只是增加一些临时热线电话,征调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听热线记录问题,再转给内部相关科室去回应、解决,也好过一个电话从早上打到晚上都打不通,让家长们心急上火,怨气难消。

热线电话中还提示,市民打不通电话,可以登录南山区教育局官方网站咨询。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政府都在推智慧政务,通过教育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咨询当然也是不错的解决办法。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因为有这些渠道,就把“市民打不进咨询电话”当成正常现象而不加以解决。而是应该反思,家长们为何宁愿一直拨打电话,也不愿去南山教育局网站和公众号反映问题?是他们不会上网,还是他们的事太急等不了?

还记得前几年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吗?剧中的达康书记说,“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不是小事,能解决尽快解决,别拖着,拖来拖去就拖出毛病”,“一件小事解决不好,完全能够击垮你办成的99件大事,影响政府形象”。

咨询电话是服务“窗口”,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家长们为什么要一遍遍打热线电话,不就是想直接与区教育局对话,想快些解决问题吗?每一通无人接听的咨询电话,都掐断了家长与相关部门沟通的渠道。

这个“慢性病”存在了多年,在全国各地许多部门也存在,绝不是什么小事。有关部门如果能下决心治好这个“慢性病”,不仅能消除家长们的怨气,为孩子们办了实事,还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形象,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做好这件小事,受益的不仅是千千万万个家庭,还能提高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