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建立40年来,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也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但是,有的深圳人抓住了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的深圳人没抓住机会,来了又离开了,这一切的区别在哪里?今天,奥一君从深圳的几句著名口号,来聊聊深圳人是怎么抓住机会的。
深圳最著名的一个口号,当属“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个口号的提出者是“蛇口之父”,改革先锋袁庚先生。袁庚先生举了他1978年代表招商局到香港买办公楼的例子。袁庚说,他与卖家谈好星期五下午2点钟预付定金2000万港币,卖家汽车停在门外都没熄火,就拿了支票安排人直奔银行。卖家称,如果下午3点前不能存到银行,就要损失周末的存款利息,高达几万港币。
42年过去了,这句口号已经成为深圳的城市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珍惜时间,重视效率,奋勇争先。深圳人为了梦想可以有多拼,奥一君举两个身边人的例子。
一位在华强北做手机壳生意的朋友,每一次苹果发布新手机,都是他最忙最紧张的时刻。他说,在苹果新手机发布前后,他会花几十万去给网店做推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烧钱”,但这个钱决不能省。如果有一款手机壳能率先冲上畅销榜,那就是十倍的回报。
另一位朋友,在某医院上班,月入两三万,但工作忙到根本没有逛街谈恋爱的时间。据说她最忙的时候,曾连续一个月住在医院,虽然租的房子离医院只有500多米,但她一周只回去一次。回到家就做两件事,把上一周洗的衣服收下来装好带走,把这周的脏衣服洗了晾上去。趁洗衣服的时间躺一会,收完衣服又得马上回医院。
上面的两位朋友,在学历、技能上未必比普通人高多少,但他们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有人曾问,为何深圳能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总是走在市场的最前方。答案是深圳人珍惜时间,重视效率,看到市场机会毫不犹豫就扑上去,为了一个目标能夜以继日的埋头冲锋,这就是深圳的奋斗者精神。
第二句口号,是“深圳,你被谁抛弃?”
犹记18年前,呙中校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引发了深圳从民间到政府,从草根到精英,从网络到现实的大讨论。而18年后,我们发现,深圳没有被抛弃,发展步子平稳快速。
一提到“抛弃”两个字,就有人觉得是在贬低深圳。但实际上,不管是“深圳,你被谁抛弃了”,还是“深圳,你抛弃了谁”,两个提问体现的,正是深圳人的危机感、忧患意识,是深圳人的自我反思精神。
不信,来看看这三个企业家的故事。
2018年9月28日,深圳大梅沙,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喊出“未来三年的目标是活下去”的口号,有人觉得是作秀,有人觉得郁亮疯了。但后来一家家地产企业因为资金问题,忍痛甩卖资产,降低负债,瘦身转型,这些都证明了郁亮没有疯,他只是比别人更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危机,提前进行战略布局。
2017年11月20日,腾讯市值达39896亿港元,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马化腾却在焦虑“下一个十年互联网的方向在哪里”,担心“用户会抛弃我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今日头条、抖音的崛起,让字节跳动成为未来有望挑战腾讯的互联网企业。马化腾的忧虑也让腾讯未雨绸缪,在社交、互动娱乐、移动支付、小程序等领域不断布局,希望能留住用户。
而深圳的另一位杰出企业家,任正非先生,早在2001年就发了一篇内部文章《华为的冬天》。任正非说,华为现在是春天,离冬天就不远了,他天天忧虑的都是失败。19年前,华为才刚刚崛起,未来还有十倍、百倍的增长空间。那时候,我们不明白任正非为何会忧虑,但现在我们都明白了。
为什么深圳最成功、最优秀的企业家,却是最忧虑的人?因为忧虑的背后,是他们知道未来的世界充满机会,更充满竞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深圳是一座充满危机感的城市,深圳人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在忧虑中走向成功。
第三句口号,叫“来了就是深圳人”。
一些人对这句口号不够重视,实际上这句口号意义重大。
这句口号体现了深圳的开放性、包容性。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从40多年前的30多万人,发展到现在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际大都市,深圳给人感受最深的感受就是不排外。来了就是深圳人,大家都说普通话。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踏实肯干,在深圳都能闯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句口号里还包含着财富密码。以前奥一君也不懂,觉得在深圳根本挣不到钱,还不如回老家,后来才明白深圳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有一句调侃,叫每到过年,几百万在深圳上班的Tony、Candy,又坐上了列车回到村里,变成了“狗蛋”、“小芳”。一个名字的变化,不仅体现了身份的不同,更代表了命运的改变。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2019年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有9亿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再来看看深圳,2019年深圳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5612元,深圳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0233元。
另外,深圳金融业发达,来到深圳,你交的每一笔社保、公积金,办的每一张银行卡,以及支付宝、微信的信用分,都会成为你个人信用的一部分。而良好的信用,是你在这个城市里眼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在深圳,就算你没入深户,买不起房,但通过一张深圳居住证,你依然能享受到深圳的市民待遇和福利。
简单的三句口号,分别在不同时期见证了深圳的发展,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深圳的城市精神,也包含着深圳的财富密码。站在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时间节点,面向深圳“双区”建设的新机遇,我们该怎么去抓住机会,改变命运。我想,这三句口号依然能给我们启示,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