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季“第一朗读者”在深圳人才公园潮汐广场上演。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9月27日晚,伴随着《春江花月夜》的朗诵声,第九季“第一朗读者”在深圳人才公园潮汐广场上演。这场融合诗歌、现代剧场艺术、戏曲艺术的诗歌吟唱,以“海上生明月”为主题,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和中秋。
让诗歌回归生活,让戏剧回归仪式
今年的“第一朗读者”以“海上生明月”为主题,分两场演绎,第一场为“月升”,第二场则是“月圆”。
《春江花月夜》开启序章之后,紧接着便进入“月升”的内容。《陈风·月出》、屈原《天问》节选、《诗经·二子乘舟》等诗歌一一精彩上演。
总导演唐华刚介绍,在“月升”中,“中国诗魂”作为底蕴内核,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概念:“神思”、“情采”、“隐秀”为三个阶段,贯穿起上下五千年的诗意。
剧场现场特别注重与观众的交互性,创新出古典诗人的群像,与观众互动,体现古典诗魂与现代精神的链接。在文本上,本场诗歌创造性地将历代经典诗歌统一形成戏剧性的文本,让不同时期的诗人,以诗歌对话、问答,从而一方面勾勒出古典诗歌的样貌,一方面让诗歌本身回答诗歌之魂是什么。
在李煜的《浪淘沙》之后,紧接着进入“月圆”。与“月升”不同,“月圆” 突破以往对诗剧场的固有印象,让诗歌回归生活,让戏剧回归仪式,让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瞥成为凝视的场面。本场放弃文本,放弃具体,旨在完成一场充满古典诗意的盛大节日。在内容上,“月圆”从诗歌文本扩充至非文字文本,譬如音乐、服饰、书画卷轴、评弹等。
“第一朗读者”已成为深圳文化名片
据了解,“第一朗读者”是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基金扶持,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于2012年首创的全国性诗歌与戏剧跨界文化品牌,首次将诗歌、戏剧、音乐、朗诵和肢体舞蹈等艺术形式有机融为一体,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活力、人气和先锋精神的跨界艺术现场,自创办以来被国内众多权威媒体誉为“最高贵的坚持!”成为一张靓丽的深圳文化名片,让深圳这座特区城市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文化能量和精神势能。
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张忠亮表示,中秋国庆前夕在深圳人才公园海边呈现这场艺术盛宴,是中国经典古代诗歌全面展现,一方面是深圳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体现,一方面也是深圳包容开放的精神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