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成“双循环”的最佳纽带,将拉动全国经济

2020-11-05 16:08作者:程洋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注重三点

11月4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发起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共同承办的“2020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

粤港澳大湾区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最佳纽带

当今世界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多边国际合作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挑战,全球资源的配置出现误区,新的技术变革遭到阻碍,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加快全球产业格局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收缩。

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在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方面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粤港澳大湾区则能够通过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打造“双循环”的地区样本。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的制度环境、良好的金融合作与创新土壤、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将使其成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最佳纽带。

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香港前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国际金融枢纽的目标中是至关重要的角色,也能服务于国家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陈家强分析称,在外循环当中,香港给海外投资者提供包括服务业、制造业等在内的投资机会,在国内大循环当中,虽然更多依靠内部需求,但对海外资金同样是有需要的,海外投资者会继续追逐中国的投资机会,海外资金同样会进入内地市场,香港也能继续发挥引进资金的作用。

陈家强提议,香港在未来引进资金时,引入的不应只是资本市场或公路基建的投资,还应有更多民生产业、消费服务业的投资。“香港结合一些海外资金,通过海外市场的经验投到内地服务业和生活方面的产业,进而为大湾区乃至整个中国市场的金融开放服务,我认为这就是香港未来一段时间的角色和任务。”

4821604551223_.pic_hd.jpg

创新融入“双循环”,赋能金融互联互通

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之一,是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一流湾区,引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华润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张宗认为,一个成熟的国际科创中心的形成需要至少三个因素:科技的动力、资本引擎和市场。他指出,创新要走进市场,产生效益,才能够形成长期的良性循环,因此资本引擎在创新的过程中必不可缺,而市场则为创新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北高峰资本及坤湛科技创始人兼CEO闵万里则表示,所有的技术最后都要落在产业土壤上,产业投资在粤港澳大湾区有非常好的机遇,应立足湾区的产业土壤,结合创业的氛围,把科技和资本双重注入的方式落到实处。

与会嘉宾认为,相比世界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科技和产业方面的互补性更强。大湾区的金融机构利用好内外部资源,积极推进创新领域合作,可以让创新更好地赋能金融互联互通。

Airwallex空中云汇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月婷指出,从全球视角看,跨境支付业已形成四大新趋势:全球化不可逆、科技持续赋能、新需求不断涌现、金融普惠性增强。从中国视角看,跨境支付业也已形成三大新趋势: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提升、跨境金融互联互通、监管科技逐步应用。

此外,微众银行科技创新产品负责人姚辉亚表示,从金融视角看,大湾区有三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三个地方的金融服务体验存在明显差异;二是要素的流动比较受限;三是三地监管机制不一样。要解决这些问题,依赖于底层核心技术去构建安全存储、可信传输、协同生产的能力。

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也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通过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三地的合作,每个大湾区城市以互利共赢的精神,各自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建立区域合作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我们一定能够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