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城市道路重复开挖,深圳正大力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近日,记者了解到,去年,深圳地铁12号线共建管廊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全线6个工点已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并进入安装装修阶段,明年实现竣工移交。
综合管廊依托轨道交通同步建设
1月18日,记者在宝安区前进路看到,这里的综合管廊主体结构雏形初现,施工区间原有的通信电缆被支架固定保护,管廊内三个舱位结构初步成型。据深圳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12号线共建综合管廊位于宝安区前进路及怀德南路,线路全长6.57公里,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结构分三个舱位,除2处顶管外其余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全线共划分为6个施工区间(同新区间、新灵区间、灵上区间、上流区间、流宝区间、107国道~怀德站区间)。前进路段全长4.95公里,怀德南路段全长1.62公里。
据介绍,深圳地铁12号线共建管廊工程由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实施,是依托12号线轨道交通同步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属支线型综合管廊,承载着转输和服务宝安片区各专业市政管线的功能。
“传统管线一般直接埋设在地下,日常维护需要开挖道路。综合管廊建成后,城市的给水、再生水、电力、通信、燃气等管线直接入廊,以后直接通过检修通道进行巡检,改迁管线也不需要挖路,降低对城市的影响。”地铁12号线管廊项目施工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管廊建成后,管线施工占挖道路数量将大幅降低,可以解决城市建设中反复开挖路面的“马路拉链”问题,避免道路重复开挖,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对提升城市经济实力、整体形象及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管廊全线工点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
由于管廊项目采用明挖法施工,加上工程沿线周边环境复杂,绿化迁移、管线改迁、道路拓宽、交通疏解、征迁协调等前期工程量较大,同时周边商铺林立,人流车流大,交通疏解倒边困难。去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12号线共建管廊项目依然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在前期手续办理、交通疏解倒边、现场安全质量管控等方面顺利开展。
据介绍,在管廊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交通疏解倒边是制约工程进展的最大因素。其中,前进路段征地拆迁和交通疏解最为困难,初设方案按照“3+2”原则对前进路双向6车道进行交通疏解,5个施工区间不仅征拆数量大,且多数为商铺及停车场。为进一步优化交通疏解方案,保障周边居民出行,减少征拆,在深铁建设集团的组织引领下,施工单位积极对接交通局、交警、设计、街道办、社区及商户,以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和商户影响为原则,对前进路交通疏解由“3+2”优化为“2+2”方案,并多次沟通和研讨,建立模型评估两种方案交通流量,加快推进了前期工程。
目前,12号线共建管廊全线6个工点已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其中一阶段围护结构施工已基本完成,基坑开挖完成20%,主体结构完成10%,工程进展顺利。项目计划于2021年底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并进入安装装修阶段,2022年竣工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