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撤科创板IPO申请,三年半亏30亿

2021-02-11 07:47作者:黄良东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伟岸
含金量遭质疑

2月10日,上交所公告,终止对柔宇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2月9日,柔宇科技和保荐人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2020年12月31日,柔宇科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兼主承销商,为联席主承销商。招股说明书显示,柔宇科技计划通过本次IPO发行不超过12000万股,募集144.34亿元,将全部用于柔性前沿技术研发、柔性显示基地升级扩增建设、柔性技术的企业解决方案开发、新一代柔性智能终端开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柔宇科技内部人士表示,基于公司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的“三类股东”等适格性的情况尚待进一步论证,考虑到公司发展战略,经研究后决定,暂缓此次科创板上市申请。暂缓科创板上市申请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800x230_6023ed5da2b35.jpg


深圳柔宇刘自鸿受访图。


柔性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处于初期,前景难测

柔宇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柔性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尚处于初期,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其持续经营和未来发展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风险。

确实如此。以ToC端主要产品折叠手机为例,从第一款公开发售的折叠屏手机算起,折叠屏手机问世虽然已经超过两年,但仍存在柔性屏幕耐用性不高、新鲜感不够、价格过高等问题。除非在这些问题上有所突破,否则相对传统直屏来说,未来几年内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表现仍会处于劣势。

此外,业内也不乏看衰折叠屏手机的声音,认为折叠屏手机就像十多年前翻盖手机的“回光返照”,现在再把手机变回折叠形态,属于瞎折腾和伪需求。也有不少消费者更期待智能眼镜,认为折叠屏手机带来的屏幕扩展,在智能眼镜面前会显得鸡肋。

目前柔宇的产品主要包括ToC和ToB两大块,其中,toC产品占营收占比逐年上涨,2020年上半年比重为77.98%,而toB的企业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逐年下降,从2017年的82.04%下降到了22.02%。总体上,柔宇科技更加倚重C端消费者产品。但在这种趋势下,柔宇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上的风险将被放大。

一来柔宇并非做手机起家,在手机市场上缺乏根基,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二来兼作ToC和ToB两块业务,既要直接面对来自三星、LG、京东方等屏幕供应商的竞争,还把曾经潜在的客户如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变成了竞争对手。

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柔宇科技很难凭借柔性屏脱颖而出,目前市场上,三星、华为、小米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其他一些手机厂商也正在纷纷跟进。据行业跟踪机构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底,三星电子今年在全球折叠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高达88%。柔宇科技已经被甩在身后。


商业化程度存疑

招股书称“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

据了解,柔性屏产业赛道里,主流玩家如三星、LG、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采用的都是“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路线,而柔宇采用的则是另一条名为“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的路线。

柔宇科技称该技术为其自主研发的独创性技术,拥有3000余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不过,柔宇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提到,柔性电子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排除有新的替代技术出现,导致现有技术面临新的竞争,公司存在新技术替代的风险。

此外,柔宇科技还解释称,其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并表示,未来几年将存在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且该公司商业化落地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上市后未盈利状态可能持续存在,甚至存在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可能。

事实上,柔宇科技所处的柔性电子赛代,仍在起步阶段,相关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存疑,仍需市场验证。而柔宇科技在市场占比中,实际上已经落于下风,其屏幕技术还未被主流手机厂商所接受,至今仍未打开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主流手机厂商的供应链。尽管2020年3月,柔宇科技宣布与中兴通讯达成战略合作,但后续动作迟迟不见进展。

另据UBI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柔性OLED显示屏幕产量约为1.49亿片,其中三星的市场份额为78%,京东方则占8%。而柔宇2019年的全柔性显示屏产量仅为314,036小片,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的全柔性显示屏产量仅为1230张。

可见,柔宇科技的量产和商业化路径仍有待市场检验。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