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31000平方公里的每一所学校!深圳教育被他带入西藏

2021-03-06 09:37作者:王童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一年半指导教研300多场

3月5日是全国第38个“学雷锋日”。在近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公布的第七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中,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张文华光荣上榜,且是全区唯一获得该荣誉的个人。

WechatIMG25.jpeg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张文华

2019年6月,经广东省委组织部选拔,张文华成为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员,前往林芝市察隅县教育局挂职,成为当地师生心目中的好局长、好老师,支教教师们眼中的高原骑士。在挂职锻炼的一年半里,他深入察隅县31000平方公里的每一所学校观课议课、指导教研300多场,上课48节,他能叫出察隅县200多位教师和100多名学生的名字。3月4日下午,南都记者专访“学雷锋标兵”张文华,听其讲述在深圳都市与青藏高原教育教学的故事与心得。

作为“实干派”,一年半指导教研300多场

南都:当地群众如何看待你们的支教工作?

张文华:教育有时更多的是一种影响,你的真诚真心,对方也是感受得到的。当地群众将我们称为“实干派”。

在我挂职锻炼的一年半里,幅员31,000公里的地方,约7个小时的车程,我往返了10次。在察隅县观课议课、指导教研300多场。就前线380个教师里面,我认识200多个,能挨个叫出他们的名字。在察隅,我成立了个教育科研工作室,每天带领18位学员练字、朗读、阅读专业书籍、撰写读书笔记、磨课教研,开展小课题研究;推动深圳大学与察隅县政府的校地共建项目,将察隅县青年骨干教师派往深圳大学培训研修半个月,邀请深圳大学志愿者到察隅实习支教一学期。不过这些都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会评上学雷锋标兵。

“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遇到了人生中最窘迫的时刻”

南都:在西藏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经历?

张文华:事实上,任何一个老师去讲我们的故事的时候,都会有很多话可说。2019年7月16号期末考试,我去到最远的乡监考,坐了10个小时的中巴。去的时候还好,然而回来的路上,我突然闹肚子内急。当时外面下着大雨,7月份的气温也可能就只有3~4度。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我想要找地方上厕所。后来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地方方便,那是我人生当中最为窘迫的一次经历。就这样一个“不毛之地”,我共去了11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察隅县与云南省贡山县紧邻的那个地方,道路没有硬化,经常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每年在这条道路上都会有人亡故,但我们援藏工作组敢于下去。就是因为那个地方一般人不会去,所以外面支教教师的到来,对当地百姓来说弥足珍贵。

教西藏孩子把信息变成实践智慧

南都:您在深圳的教学方法要如何改变以适应西藏的孩子?

张文华:数字时代的信息已经是大山大海阻隔不了的,尤其我国的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得这么好的时候。西藏的孩子们当然也了解信息,但是不会把信息变成个人知识,更少有人让他们把知识变成生活当中运用的实践智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把人才干部输进去,是为了把信息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一种实践智慧,来实现社会共同发展。

教育也是一种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当对象变了,沟通交流方式就会变。比如在深圳,我们可能更多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教学。但是在察隅,步子不能一下子迈太快。察隅的孩子可能还没有形成这种小组合作的习惯,也不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再去分享表达的这种方式。我们深入到察隅去了解当地的情境,发现那里的孩子也是有学习潜能的,在接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后,他们可以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面貌。

深圳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学位供给体现一线城市担当

南都:作为深圳教育改革的见证者,谈谈你眼中深圳教育这些年来的变化。

张文华:1999年我来到深圳,在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做一名无编制的代课教师。当年我们就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无纸化办公,即便网速不如现在这么快。这20多年来,深圳教育的硬件和软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录取教师的条件就能看得到深圳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1999年,一个大专毕业生都可以到西乡中心小学代课,但到了2013年,则必须要达到研究生学历才能进入到宝安区的滨海小学。现在,深圳许多学校招聘教师都是非“985、双一流”学校的毕业生不要。至于学位供给方面,深圳政府更是发挥了一线城市的担当。每年连续大量的人口涌入加上入学的门槛低,才会造成如今学位供给压力大,这也体现了深圳城市的吸引力。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