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中女生撰文反驳“读书无用论”,句句发人深思

2021-04-25 14:29作者:蔡敏玲来源:南方网编辑:王泽权
这个时代对文科的偏见似乎有点大

近日,央行一篇以《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为题的论文,引发社会热议。其中提到 “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来自深圳一所高中的女生看到“文学无用论”“文科误国”等论调后,写下了题为《文学:沟通自我与世界的一座桥梁》的文章,表达了她关于文学、关于阅读的思考。其中,针对当今社会下“重科学、轻人文”、叫嚣“文学已死”等现象的思考,可谓句句发人深思。

15431619332048.jpg

“这个时代对文科的偏见似乎有点大,当你搜索词条时蹦出的总是‘读文以后有什么出路’,语文更是被视为学完理科后‘放松’的科目,仿佛只有科研和经济才是顺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必需品。对文学的误解存在于‘读书帮助我们理解小说,答题有益啊’。的确,你读一本书也许要半个月,你刷视频的快乐却瞬间可以完成。但前者带来的震撼能长久留存在记忆深处,而后者只存在于你生命中的某一个短暂片刻。的确,如果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我们去阅读工具书就好了,只需要看作文素材答题模版,完全可以不花时间咀嚼巨著,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背后终究拥有巨大隐患。

15441619332074.jpg

南外高中学生在图书馆找书

教育不是制造适应环境的机器,而是培育在逆境中仍能坚持的人;阅读文学著作不单是为了答题卡上满分的成绩,而是在悲哀中思索,在愉悦中反思。读文学类书籍其实很痛苦,你会更敏锐地感知到自己的不足、社会的弊病和改变的困难。

在生活中,我们探索世界。在文学里,我们品味生活。在人声鼎沸的都市,我们想要护一方平静,不一定要把自己框在圈里,而是如林徽因笔下“在心中修篱种菊”。在社会渲染下的成功学焦虑,无数声音指责所谓“不紧不慢”,我品味慢煮生活中纯粹的爱,就如汪曾祺所说“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在某一天当我体味到世界的冷酷黯淡时,仍能咬咬牙坚持走下去,是卡夫卡引导我“要比任何人都坚不可摧”……

67631619332113.jpg

文学不能帮助工人迅速建成一座高楼大厦,却能建起心中的坚定信念;文学很难在社会获得别人功利的认可,但它能反射人生的本真模样;文学更是一种社会内在的形态,高楼会拆迁,社会会转型,可文化就如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当有一天,没有地方可以再建高楼,工业也已满足国家需要,人们不用再“内卷化”竞争,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舒适的归宿,就如文艺复兴中开始寻求人类的闪光点,你开始思索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社科,价值观开始变化,这个时候,文学‘死而复生’。

其实,那些宣扬“文学已死”的人,没有注意到文学从来都存在,从来都是鲜活的,只是总要有人去发现它的美,去体会那样一种在沉寂的文字下爆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百年前,五四落潮时鲁迅先生以笔为号角一声一声地在‘铁屋子’中呐喊,期望唤醒彷徨中的人;梁启超先生写下《少年中国说》那些文字而今仍然振聋发聩,像火种,燃烧在中国人的心中;还有无数的文人志士,举起投枪用他们也许颤抖的手,在那个时代如星辰闪烁。如果没有他们,倒以为今日之中国真能发展的如此迅猛吗?

文学让我们灵魂共鸣,给予我们坚持的勇气。当踏着晨光进入教室踩着星光离开书桌,梦想似乎仍遥不可及,是王尔德让我们拥有身处阴沟仰望星空的信念;当终其一生还是平凡,是路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他所拥有的小世界而坚持奋斗,高光时刻,总在未来;当你内心郁闷的时候,阅读文学甚至也是一个娱乐的方式,因为娱乐就是让你内心充满愉悦。

我用纯拙的文字写下这篇文章,只是想说,尽管我们成长在社会发展如此迅捷的时代,亲眼看着高楼建成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益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让我们拥有外交话语权,但我们总有失意落寞的时候,国家也会有选择错误的时候,打败敌人从来靠的不只是武力,还有智慧,否则《唐雎》就不会被传诵;战胜困难靠的也不只是压倒性的力量优势,而是“自胜者强”;我始终相信,亲自去阅读一本书,带给自身的变化一定隐藏于年岁之中,它会不经意的显露,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可以有选择走下去的勇气。

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文学是生活的灵魂形态。在生活里,我们跌跌撞撞探索人生道路,在文学里,我们获得扬帆的动力和前行的指引。”

据了解,该篇文章作者系南山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一2班学生刘菲菲。其班主任庞宇透露,文章为学生于周五放学后完成了各类学习任务后,借读书日写下的文学思考。文章写就后,即登上了该校公众号,并获老师家长留言点赞。

22611619332139.jpg

“周五放学回家可以做多少事情?有学生在刷视频,有学生在游戏。刘菲菲周五放学回去,先后做了各科试卷订正,把物理每道题错因和反思写好发给了我。又借着读书日,写了自己的一些文学思考。”其班主任在评论区留言道。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