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电子产品教学不超总时长30%

2021-05-12 08:52作者:吴单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王泽权
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42071620780607.jpg

3月19日,邢台市隆尧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在观察眼球构造模型。新华社发

记者11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共同实施八个专项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介绍,八个专项行动包括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落实视力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其中着重强调,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等。

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据介绍,自2018年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与成效。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开展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29个省份2019年近视率较2018年有不同程度下降。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有小幅上升,但与2018年相比仍有下降,基本实现预期防控目标。

教育部近日还制定了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其中要求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等。

八个专项行动

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

教育每个学生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并向家长宣传。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

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

指导各地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落实视力健康监测

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监测数据库,每年开展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动态监测,努力实现县(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全覆盖。

改善学生视觉环境

指导各地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坐姿矫正器。

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

发挥医院专业优势,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开展近视防控科研攻关,加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

加强视力健康教育

以开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视频课程为基础,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教育资源库。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

防控指引

从0岁到18岁 如何防控近视?

教育部发布指引,建议0—3岁幼儿禁用电子产品

教育部近日发布《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其中提出,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小学应严格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家长应配合学校减轻孩子课业负担,切勿忽视孩子兴趣和视力健康盲目报班。

儿童青少年从0岁到18岁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段有其特点,近视防控侧重点不同。近日,教育部委托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牵头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研制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分为学前、小学、中学三部分。

在教育部5月11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温州医科大学)主任、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副团长吕帆对《指引》进行解读。

她指出,近视防控要抓早抓小,0—6周岁是孩子眼部发育过程中最容易引起近视的时期,这个阶段采取防控举措的主体对象是家长,要密切关注幼儿的眼健康。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主动进行视力筛查。3—6周岁的防控重点是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布的《为了健康成长,儿童需要少坐多玩》,是一份关于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权威指南。指南认为,2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应接触任何电子产品。2—5周岁儿童的“视屏时间”不应超过一小时,越少越好。在这个阶段,家长应积极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远离“电子保姆”。

小学阶段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是重点监测的阶段。上了小学,孩子开始看书、写作业,这时候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发生近视。教师、家长要时时加强引导,督促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健康的用眼习惯包括培养广泛的体育运动爱好,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避免躺姿阅读、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能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为视力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要提醒家长,要谨慎开展线上学习,不要盲目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

中学期间学业任务繁重,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孩子的用眼强度达到高峰期,需要特别注意近视程度加深问题。在这个阶段,儿童青少年是眼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学会科学用眼健康知识,学习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电子视屏时间。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科学矫正和干预,尽量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记者注意到,《指引》提醒,目前暂未出现证实有效的近视治疗药物或保健产品,一旦近视,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不可病急乱投医,迷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告。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