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的驾驶梦

2021-05-20 14:12作者:戴晓晓 胡雨露来源:南方网编辑:王泽权
可以“想走就走”

 

“车开得真快真平稳。坐在车上,感觉不出到底是车在开还是人在开!”

这个5月,深圳科技园迎来一位“黑科技发烧友”,视障者钢琴调音师么传锡体验了一趟自动驾驶出行。数日前,他主动联系了这次试乘,为此前一天夜里“激动得3点都没睡着”。

“我曾经多次梦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带着家人和导盲犬奥斯卡去旅行。说走就走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么传锡说。

在5月20日第十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无障碍日,我们和您分享深圳盲人调音师么传锡的圆梦故事。

“我常梦到拥有属于自己的车”

“原来就是这样一个装置,就能实现自动驾驶了!”5月的一个下午,么传锡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反复用手触摸着自动驾驶汽车顶部的传感器设备。

随后他先是坐进了驾驶舱,用手触摸着方向盘,点击旁边的屏幕触摸装置。完成“初步感知”后,么传锡坐进后排座位,自动驾驶汽车出发了!  

75937578a92d4a47.jpg

么传锡感受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

这一趟,么传锡乘坐自动驾驶汽车,在深圳南山区繁忙的公开道路上行驶了半个小时,途经写字楼和居民区,穿过8个红绿灯,最高时速达到了60公里。

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么传锡得知,L4级的自动驾驶根据当前路况进行实时的规划与控制,不需要通过远程的操控,也没有固定巡航路线,行驶起来就像是一个有多年驾龄的“老司机”,这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加智能。

温热的阳光从车窗照进来,导盲犬奥斯卡安静待在座位下,将小脑袋贴在他腿上,汽车每一次自动完成转弯、换道、加速都让么传锡感到惊喜。

“对于盲人来讲,将来拥有自己的一台车,那绝对就像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就是一场工业革命的感觉。有人说盲人有了导盲犬,就相当于有了眼睛,那么盲人有了自动驾驶汽车,就相当于有了翅膀,就飞起来了!”  

488a10c874ec44ee.jpg

么传锡试乘自动驾驶汽车

“想走就走”的梦想

在么传锡30多岁的人生中,做过两件重要的事情,获得“有眼睛”的主流社会的关注。

22岁时,他顶着所有反对的声音,放弃推拿,改行学钢琴调律,成为一名稀缺的盲人调音师。

30岁时,历经四年等待,他迎来家庭新成员“奥斯卡”,这是深圳第1只、全国第106只导盲犬。

么传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需要经常出行,最开始他一个人拿着手杖探测,效率很低。

直到2016年拥有了导盲犬奥斯卡,幺传锡的出行速度大幅提升,但乘坐交通工具时,仍面对不少困难。

每一年,么传锡大约要外出调100台琴,乘出租车或者公交出行时,他时而会被拒载。

“狗多少会掉一点毛,外人不让你上车,其实也可以理解,但是有时候家里人也会很抗拒。”么传锡说,有时回老家,开车接他的姐姐会要求“让奥斯卡去后备箱里趴着”。  

de386b0978c8e7f5.jpg

么传锡与奥斯卡(导盲犬)

自动驾驶的出现让先天失明的么传锡看到自由的曙光。在了解到自动驾驶公司元戎启行将在深圳展开自动驾驶载人应用示范后,他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体验了一趟“圆梦之旅”。

“我多次梦到有属于自己的车,再没有人嫌弃我和我的导盲犬,我的终极目标就是说走就走,心里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么传锡说。

奔向更辽阔的世界

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达8500万人。其中视障者为120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

对于视障者来说,出行是每天都需面对的难题。有了导盲犬的陪伴,视障者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出行。但相对远程的出行需求,还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目前,深圳共有公交车约1.7万台,导盲公交约1000台,覆盖率不到6%。如果选择打车出行,视障者也可能遇到找车困难、司机无法送达正确目的地、因携带导盲犬而被拒载等问题。

自动驾驶能够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私密的出行空间,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出行服务。  

aed85d23cc9c9f46.jpg

么传锡在为钢琴调音

“视障群体对自动驾驶的期待,让我们意识到,自动驾驶能够解决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人们对自动驾驶的需求,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未来我们在自动驾驶的产品迭代中,将进行无障碍的适配,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元戎启行副总裁刘念邱说。

“如果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我最自驾想去内蒙古大草原,那里很辽阔。”么传锡说。

自动驾驶的出现,让残障人士自由出行的理想照进了现实,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一技术也将惠及更多的人。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