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儿童节,三孩话题刷屏,而争到底无非就是一个理:养不养得起?
如果你希望从官网获得更多信息,可能要大失所望,登陆国寿官网查询的体验过程也比较差,无法适应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南都财研社记者在中国人寿官网查询并筛选“少儿保险”,得出的结果是“零”个。而通过AI客服输入“少儿重疾险”关键词,进入的页面指引却无法打开具体产品信息。通过人工客服页面咨询,同样吃到闭门羹,被告知仅提供账户、养老险等业务咨询,寿险、财险服务咨询只能拨打电话热线。
家长还要注意的是,此前的“少儿平安福20”作为一款旧定义重疾险,是将甲状腺癌放进了重症行列;而本次测评的“少儿平安福21”将TNM分期为I期或更轻度的甲状腺癌放到了轻症。
遗憾的是,这款产品的轻症保障较差,每次只赔付20%保额,而且轻症豁免需要另外付费附加,对于家长不够友好。
财研社记者还注意到,在平安的官网上,“疾病赔付金”是这款儿童重疾产品的一个亮点,可以补偿父母赔付期间的收入损失,每月2000元,最长6个月,看起来很有人情味。但是,赔付金政策为可选责任,而非“规定动作”。“少儿平安福21”作为主险,附加了很多其他险种,也给家长带来了更多选择难度和成本。
但是,该产品的重疾病种分组不实用,高发的恶性肿瘤没有单独一组,降低了多次获赔的概率。
对于货比三家的深圳家长来说,“中国人保”的金字招牌,能否撑起高价格,还是未知数。按照初步测算,10岁男孩投保50万、30年交费保障终身,首年保费要高达7550元,算下来30年保费或超过20万,价格高于大部分同类产品,不太划算。
产品5
复星联合的妈咪保贝新生版
“小而美”如何虏获深圳家长芳心
此外,作为较新的保险机构,复星联合的分支机构较少,知名度也无法与上述机构媲美,因此还是走小而美的路线,采取差异化竞争。从测评来看,这款妈咪保贝新生版除了保障20种少儿特疾,还保障5种少儿罕见病。确诊这些少儿特疾可以额外获赔100%保额;确诊少儿罕见病可以额外获得200%保额。虽然性价比不错,当然,品牌知名度始终是深圳家长无法绕开的绊脚石。
记者查阅合同注意到,关于“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的赔付方式,相对其他机构比较复杂,也需要多加留意。
测评建议
从这次测评来看,各大机构的保险条款、合同乃至琳琅满目的附加险,都不是那么容易读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换而言之,为儿童买重疾险,既是个精细活儿,也属于低频消费行为,对家长来说,还是要慎重选择。
对此,财研社记者结合业内人士的意见,也梳理了一些儿童重疾险投保的误区和雷区。
专业人士释疑
疑问1
重疾种类、额度和赔付次数,哪个才是关键参数?
早在2007年,保险行业协会就制定了规范,对重疾险的前25种疾病进行了统一的规定。不管这款产品保多少种疾病,前25种各家公司的定义都是相同的。所以家长重点要关注各大保险产品的重疾赔付最高额度和赔付次数。
很多家长希望保额越大越好。不过,从这次测评看,保险机构对儿童重疾险的保额普遍都在50万元以内。家长们还需要留意的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国家对未成年人身故赔付进行了限额,10岁以下身故赔付不能超过20万,10-17岁身故赔付不能超过50万。
疑问2
是否包含投保人豁免的功能到底有多重要?
“投保人豁免一般需要我们主动附加,不选就没有。”业内指出,重疾险的缴费年限通常有20-30年可选,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保费都是由父母承担的,如果父母不幸发生意外或疾病风险,很有可能会导致后续的保费无法正常缴纳,这就会使孩子无法继续得到保障。所以,少儿重疾险是否包含投保人豁免的功能很重要,投保人豁免是指投保人发生身故/全残/重疾/轻症等,可豁免后期保费,保障依然有效。
疑问3
少儿重疾险选定期还是选终身?
定期保费便宜,但是如果一旦理赔后期要再买就比较难,终身重疾可以锁定终身保障,但一般价格会比较贵。那么,选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
业内表示,如果是终身重疾一般建议选择多次赔付,毕竟一生时间很长,发生多次重疾的可能性比较高。如果是定期重疾不太建议选多次赔付,短时间内发生多次重疾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可以把省下来的钱把保额做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