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加快发展创意经济

2021-06-11 14:37作者:郭悦来源:南方网编辑:王泽权
加快发展创意经济

6月8日,深圳发改委正式发布《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记者注意到,规划纲要中提到“文化”138次,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得到高度重视。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5 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 3000 亿元;到2035年,成为城市文明典范,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特征更加鲜明,城市品位、人文魅力充分彰显,时尚创意引领全球。

专家解析,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新发展阶段三个重点领域的要求是:“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圳如何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创意经济,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金融、科技、建筑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创新提及“网红”,发展文旅融合的创意经济

2019年深圳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1849.05亿元,增长18.5%。面对“到 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 亿元”的目标,应该如何努力?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金融、科技、建筑等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功能,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全球知名文化创意高地。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专家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认为,文化产业的壮大和成熟,体现在要在国民经济体系和旅游、体育、消费品、建筑、农业等相关产业中贡献“文化含量”,体现在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文化产业的溢出优势,不仅能够强化与国民经济体系的融合度,也能够大大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文旅融合本身也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规律性,不仅是因为文化和旅游两个行业在行政上实现了统一管理。”金巍说。规划纲要在“推进文化旅游高品质融合发展”部分提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掘深圳时尚创意元素和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城市记忆,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具体提出“充分利用老旧厂房等拓展文化空间,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等。

“网红打卡地”在城市发展规划纲要中被提及,并不多见。近年来以网红打卡点带动网红城市“出圈”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个“五一”,“旅游爆款”“湾区之光”摩天轮带动宝安滨海文化公园人气飙升——5天超63万人入园。2019年,深圳上榜《孤独星球》十大最佳旅行城市,全市旅游业的总收入达到1715亿。

如何盘活创意经济?深圳将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方面发力:推动华侨城在深文旅项目和小梅沙片区品质提升,建成新大旅游项目、冰雪文旅综合体,加快推进沙头角中英街、海上田园等旅游消费聚集区建设等。

同时,规划纲要中提到,将加强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建设,争创全国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实施“设计+”工程,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意设计中心、国际文 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办好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创意十二月等品牌活动。

形成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优势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快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文化原创研发和文化科技系统集成。”规划纲要强调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优势。

金巍认为,未来五到十五年,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将是不可阻挡的大潮流,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不可替代的优势。深圳“科技之都”的优势如何赋能“创意之都”?规划提出,支持举办国际数字广告大会,建设全国移动端互联网广告监测 (深圳)中心,推动互联网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深圳市数字创意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作为全球最大游戏内容供应商、全国最大电竞内容平台商所在地,深圳也是全国年轻人比重最大的城市。规划纲要提出,扶持优秀动漫作品创作生产,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促进电竞业健康发展,打造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

在影视产业方面,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网络IP授权开发,鼓励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发行。优化影视产业扶持机制,吸引一批影视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打造影视产业园。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