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车产量半年增逾3倍,深圳新兴产业“换道超车”

2021-08-03 09:24作者:李荣华来源:南方网编辑:王泽权
通过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规模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

7月30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3.28倍和1.21倍,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0.4%和66.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上述数据的获得,与10多年来深圳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通过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规模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

解读:半年新能源车产量增3.28倍

在刚刚闭幕的2021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现场,近百个品牌上千台汽车参展,其中80%品牌带来了新能车车型,甚至连豪车宾利都推出PHEV的添越,吸引了不少深圳观众。

过去半年,在政策推动、技术革新、需求爆发等多重因素共振下,新能车板块行情一路高歌猛进,产销同比实现大幅度增长,而深圳新能车产业链企业表现亮眼。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发布消息,1-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994.3万辆,同比增长28.9%。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1-6月累计销量100.7万辆,同比增长220.9%。1-6月新能车销量排行TOP15中,身为传统车企的比亚迪占5席。

作为深圳乃至国内新能车的代表,比亚迪发布的2021年6月产销快报显示,本年度累计销量154579辆,同比增长154.76%。

61089a429e5ab.jpg

比亚迪新车发布。摄影鲁力

就在5月19日,比亚迪100万辆新能车下线,这是国内首家新能车累计销量破100万辆的传统车企;而在7月中旬,比亚迪深圳坪山工厂下线了第10万辆汉新车。

从车型来看,短短1年时间,比亚迪汉通过产能爬坡,成为国内新能源豪华车型销量冠军,远远领先于其他同级别车型的销量总和。

比亚迪汉产能爬坡的背后,是整个深圳系能源汽车产能提速的缩影。

《2021年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3.2%。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其中,新能车增长3.28倍,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0.4%。

分析:深圳汽车产业从无到有,17年实现“换道超车”

深圳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区。比亚迪崛起背后,折射出深圳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初步成果。

深圳的锂电池、汽车电子发展较早,汽车产业始于2004年。在一番探索后后,深圳意识到自身传统汽车产业基础薄弱、主打产业与传统汽车产业关联度较低的状况,决定“换道超车”,结合深圳电子制造集群优势,大力扶持新能车产业,比亚迪等车企随后探索出新的模式。

深圳按照“基础设施先行、建设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全面布局”的原则,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资金扶持到消费刺激,从科技研发到推广应用,推动新能车产业做全做大做强。

2009年以来,深圳先后出台实施新能源、生物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配套政策。发展至今,深圳已成为新能车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城市之一。

除了比亚迪、五洲龙、陆地方舟等整车品牌,最新的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成分股中,还有欣锐科技、蓝海华腾、汇川技术、新宙邦、星源材质、格林美、特锐德、奥特迅、赢合科技等深圳上市企业。它们在中国新能车产业链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深圳还有比克电池、航盛电子、贝特瑞、特尔佳、长盈精密、科陆电子等一大批新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上市企业。

据深圳德高行知识产权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统计,2020年深圳知识产权发明授权1241件,实用新型9700件,在全国处于前列。

61089a5cb7ccc.jpg

深圳车展现场。摄影鲁力

展望:深圳“十四五”新能车保有量或破百万

深圳新能车前景如何?

首先,从产业布局而言。创新是深圳发展的基因。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成熟,智能化时代交通和出行的定义不断扩展,新能车产业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电子信息产业本就发达的深圳,进一步扩大了“深圳新能车群”。

日前,比亚迪半导体与奥比中光分别在冲刺创业板和科创板。在这两家企业的“武器库”中,比亚迪半导体的是车轨级半导体,是新能车的核心芯片;奥比中光则在布局激光雷达,这是机器拥有“眼睛”的重要设备。

记者近年来采访了解,在深圳,激光雷达不仅仅只是奥比中光在做,华为、大疆、速腾聚创等多家公司都是这一新兴赛道的重要玩家。随着新能车趋于数字化、智能化,近年来,除了前述公司,腾讯、工业富联、中兴通讯等巨头也是纷纷布局。而赛格导航、巴斯巴、安智杰、AutoX等一批创新公司已经崭露头角。恒大、宝能等地产企业,也在重资布局新能车产业,成功“入群”。

其次,从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来看,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深圳新能车产业也迎来了新机遇。

3月31日,深圳市发改委引发的《新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指出,“十四五”期间,深圳全市新增注册汽车(不包含置换更新)中新能车比重将达到60%左右;至2025年,全市新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

而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日前向南方+记者介绍,2020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358.9万辆,同比增长3.1%;同期深圳新能源机动车保有量为39.4万辆,占比达11.0%。

也就是说,深圳距离2025年新能车保有量目标还有近60.6万量的缺口。而整个中国市场新能车需求,也将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扩大。

更及时 更接近 更有趣 关注奥一新闻微信号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