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探访我国唯一能人工繁殖幼鼋的基地

2021-08-06 08:28作者:吕华当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王泽权
受精卵像乒乓球

800x640_610b8b13c2cd0.jpg

2021年7月4日,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万绿源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共建基地的一只1龄稚鼋。

鼋[读:yuán]是珠江乃至我国长江以南水系生态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在古地理研究、古生物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其栖息生境严重恶化,数量急剧下降,野生鼋鲜有发现。通过对全国鼋保护区和养护基地资源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在全国6个人工圈养基地仅有人工养护成体鼋15只。

1989年,鼋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00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EN),200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

800x640_610b96aee17c1.jpg

专家在孵化室检查受精鼋卵。

800x534_610b8b1a30b0e.jpg

这是一只能繁雌性亲本产下的50只鼋卵,也是基地今年收获的第八窝鼋卵。

800x450_610b8b13c7f23.jpg

2021年7月4日,无人机航拍下的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万绿源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共建基地,繁育、孵化、培育和养成等设施俱备。

800x800_610b8b1356270.jpg

民间护鼋热心人士仇全波正在检查基地人工繁殖第一只子代鼋生长情况。这是目前我国人工繁育养殖的最大一只子代鼋,重12.8斤,预计三、四年后可成熟作亲本。

保护和拯救鼋物种,维持鼋种群延续,保持自然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万绿源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共建基地,围绕保有的两对30龄的亲鼋开展人工孵化、繁育、养殖、野化等进行科学研究。2014年,科研人员成功突破了人工繁育技术,至今已人工繁育子一代幼鼋800余只,这是我国目前保有量最大的人工繁殖幼鼋种群,也是唯一个能人工繁殖幼鼋的科研基地。预计三、四年后,将会有子二代鼋出生,物种数量不断增加。

800x640_610b8b1985d14.jpg

前一天夜晚亲鼋在人造沙滩上产卵,仇全波小心翼翼地挖开约30厘米厚的沙层,终于看到了鼋卵。

800x640_610b8b18289ad.jpg

仇全波小心翼翼地采集鼋卵。

800x640_610b8b1da1c77.jpg

仇全波与洪孝友博士交流1龄稚鼋培育经验。

800x534_610b8b1f8e6e1.jpg

鼋对食物很挑剔,只吃鲜活的鱼仔。

为加强重点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2019年1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鼋拯救行动计划(2019-2035)》。这是继中华鲟、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斑海豹、长江鲟、海龟之后的第7个水生生物保护行动计划。

根据拯救行动计划安排,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东省佛山市联合开展鼋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把20只鼋放归到潭黎水库野化,科研人员将对这些鼋进行野化适应性保护的跟踪研究,以期全面系统了解鼋野外生活习性,为恢复鼋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进行探索。

800x640_610b8b210278e.jpg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潭黎水库,“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鼋繁育基地条件建设与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珠江水产研究所朱新平研究员对去年放生、最近无损伤捕获的一只5龄幼鼋野化放生跟踪研究。

800x535_610b8b23093b6.jpg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潭黎水库,一只被植入芯片的5龄幼鼋经专家体检后,再次放回自然水域野化。

800x640_610b8b24c42f1.jpg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潭黎水库,生态环境优良,是幼鼋野化的理想水域。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