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169家深圳小巨人:年轻企业势头猛,西强东弱

2021-08-16 10:26作者:李荣华 何佩霖来源:南方日报编辑:王泽权
国家重视培育细分行业做强做精

360°全景相机、“网红”注塑机、呼气诊断技术、智能机器人、锂离子电池、3D打印机、卫星定位器、隔离式防雷产品、金属软磁粉芯……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公示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小南翻看这些深圳公司的“黑科技”产品时被彻底惊艳到了。

今年名单中深圳有134家企业入选全国仅次于上海182家和北京166家过去三份名单累计有169家入选企业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深圳169家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像呢小南根据企业名单通过公开信息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

政策背景国家重视培育细分行业做强做精

近年来央地越来越重视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等工作。“十四五”规划更是提出“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一般而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四大特征的中小企业即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专家认为“专精特新”的理念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如德国培育“隐形冠军”来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使其成为细分行业领域的强者日本实施“一町一品”计划造就了大批坚守本业和持续创新、执着耕耘的“长寿企业”等。

短短几年针对中小企业的精心培育体系越来越完善。目前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形成了梯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一般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各省市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市级、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亦分为省级口径和国家级口径、单项冠军企业以及领航企业。

由此也很快带来培育的效果。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初我国培育了18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带动了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万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万家。

对于未来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针对企业融资需求财税金融等支持举措将齐发力包括百亿元奖补资金、股权融资、挂牌上市等多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完善。

成长曲线“00后”“10后”企业为主有的企业成立才3年多

从2019年至2021年的三份名单深圳累计有169家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榜。

小南统计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成立最早的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1994年6月6日而成立最短的深圳市星汉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0日成立。

f609cee1a0d75a8f.jpg

万讯自控于2010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自动化仪表、MEMS传感器、机器人3D视觉系统、高端数控系统等新兴产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而成立才4年的深圳星汉激光专注于半导体激光元件、器件封装及工业高功率激光模块/系统研发及制造在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20年星汉激光完成了新一轮近亿元融资。

分时间段来看小南发现在1994年至2017年之间的23年2000年前的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仅有15家企业2000年到2009年有82家2010年至2017年有72家可以说绝大部分深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是“00后”跟“10后”。

这侧面反映了深圳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成绩。截止到2020年底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85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7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商事主体数和创业密度继续领跑全国。而截止今年6月底在365.46万户商事主体中中小微企业的占比高达90%以上全市每千人拥有企业量达131.5户。

为了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在国家和省里指导下深圳已形成了包括政策扶持、完善培育梯队、加强公共服务、加强上市培育、搭建发展平台、以及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培育发展体系。2020年深圳推出《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进一步完善包括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梯队。银行机构及国资担保机构也推出了相应的专精特新类产品和服务。

行业观察高新制造业“扎堆”半导体企业多了

小南统计从公司发展阶段来看169家企业中有35家在A股主板、新三板或港股上市。有134家企业为非上市阶段属于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其中有5家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得受理8家从新三板退市。

ä¼ä¸åå±é¶æ®µæ¯è¾

企业发展阶段比较

按照行业分类169家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医疗器械、软件和信息技术、机器人、新材料及专用设备等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企业名单中有一批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测类企业蕴含着深圳未来的“芯势力”。小南不完全统计约有11家芯片公司和11家半导体入选名单。这些企业都是在2000年之后成长起来的。

比如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特种集成电路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28nm以上芯片设计能力而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芯片测试设备的企业。

另外一批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也在快速崛起出现了一批以光伏、电池、储能等为主打业务的优质项目。比如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智能家用储能产品明星公司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电力解决方案商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纳米磷酸铁锂供应商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位于南山区的铂科新材专注于电能变换领域致力于提供合金软磁粉、合金软磁粉芯、电感元件等产品是国内能够规模化生产全系列铁硅金属软磁粉芯的主要厂家之一。其核心产品为铁硅、铁硅铝系列磁粉芯等合金软磁粉芯营收占比近98%是高频电能变换设备中的核心元件算是细分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而且有意思的是不少企业精于某行、专于某业外界可能并不熟悉。比如专注于文物科技保护产品的深圳市华图测控系统有限公司专注于动漫、数字化绘图、手写输入等领域产品的深圳市绘王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充气膜等空间环境材料研发的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街道之争粤海依然是“王者”西丽、石岩势头很强

从区域分布来看16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于9个区其中宝安51家、南山47家、龙岗22家、龙华14家、光明13家、坪山7家、福田7家、前海4家、盐田2家、大鹏新区2家。罗湖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没有一家。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

ååºä¼ä¸æåµæ¯è¾

各区企业情况比较

而从街道层面来看粤海街道以18家居首其次是西丽街道有17家。宝安区的石岩街道达9家、新安街道与福永街道各7家。

ä¼ä¸æ³¨åå°è¡éæ¯è¾

企业注册地街道比较

粤海街道是名副其实的“王者”。成立于1991年2月的粤海街道总面积才15平方公里开车10多分钟就能转一圈但是这里集聚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科技园区等走出过华为、腾讯、恒大、中兴、大疆、迈瑞等一大批著名企业还有多个细分行业冠军企业拥有国内外上市公司达1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00多家。

åå±±ç§æå­

南山科技园

相比而言西丽街道则是后起之秀。依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7号地铁线运营成熟、留仙洞总部基地崛起、科技企业总部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建设西丽街道近几年吸纳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小微创新企业有望成为下一个“粤海街道”。

å山西丽ä¸ç§äºå

南山西丽万科云城

比较而言这几年产业崛起最明显的是宝安区。宝安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领先全市。

据了解近年来宝安区工信局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首先是建立培育库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其次是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第三是创新供地模式保障“专精特新”企业产业空间。最后是优化企业服务大力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需求。

大概在一个月前的7月20日宝安区政府举行了第42期“宝安发布”专场由深圳市远征科技公司研发的隔离式防雷技术深圳市气象标准对外发布。宝安区一名副区长上台发言致辞。小南当时有些纳闷。结合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宝安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南才明白背后的道理。

远征科技是本次第三批13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宝安区专精特新“小巨人”除了一家企业容大感光其余的均是本世纪注册成长的新企业分布行业广泛、发展动力强名单上有3家A股上市19家新三板上市37家未上市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相比而言罗湖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没有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全市最早建成区罗湖区配套完善但制造业基础薄弱产业空间有限目前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此前推出的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也没有看到亮眼的企业表现。深汕特别合作区尚在发展未来有待观察。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