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再添两个新成果

2021-08-20 14:51作者:张玮来源:南方网编辑:王泽权
全国首创

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政策指引体系再添两大全国首创成果!日前,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下称“市妇儿工委”)制定印发了《深圳市儿童参与工作指引(试行)》(下称《工作指引》和《深圳市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建设指引(试行)》(下称《建设指引》)。

《工作指引》:

为儿童议事会编制章程模板

市妇儿工委称,前期该委牵头开展了儿童参与状况专题调研,面向深圳8-17周岁的10973位儿童、747个社区和居委会发放调查问卷,与18个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11个区(新区)妇儿工委办公室、8个社会组织座谈研讨,形成《深圳市儿童参与状况调研报告》。

《工作指引》就是在此基础上编制而成,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儿童参与的内容、形式、流程,并规范了儿童议事会的人员组成,议事内容、类型、流程以及组织实施等,编制了儿童议事会章程模板和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工作工具包。

这也是国内首次对儿童参与、儿童议事会相关工作做出了系统性政策安排,将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儿童参与工作提供了经验。

《建设指引》:

建设七种类型儿童友好实践基地

而《建设指引》是在《深圳市儿童友好实践基地调研报告》基础上制定的。后者对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深圳95家各类儿童活动场所建设情况,实地走访了34家单位。

作为国内首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建设指引,《建设指引》以空间类型和功能特征为依据,创新性地将深圳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划分为“图书阅读、展示互动、文艺剧场、体育运动、自然生态、综合服务、社会体验”等七个类型,并从空间、服务、文化、运营等四个层面对基地建设进行规范。

同时,还突出深圳本土区域特色,建立了专家库管理制度,并提供了相关工作工具包。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已授牌市级各类儿童友好基地201个,建立妇女儿童之家713个,各级各类儿童议事会381个。近期,深圳市妇儿工委还完成了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四个领域儿童友好建设指引的修订,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示范制度成果。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