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消息显示,9月1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约谈指出,近期,部分平台公司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恶性竞争,并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开展非法营运,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安全稳定,损害司乘人员合法权益。
约谈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不合规行为。一是坚守依法合规经营底线,严格落实平台、车辆和驾驶员“三项许可”,做到“平台持证经营,车辆持证载客,司机持证上岗”。要立即停止招募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在驾驶员新注册时,对于无法提供许可证件的不予注册。要加快清退平台既有的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要求符合条件的驾驶员和车辆尽快申请办理网约车相应许可。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国共有24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5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51.0万本、车辆运输证135.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0.5%、2.3%。南都记者梳理发现,7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17家,当月订单合规率较上月环比下降的平台占近6成;接单车辆合规率较上月环比下降的平台占比约53%;新注册驾驶员合规率较上月环比下降的平台占47%。也就是说,上述指标的合规率仅达一半左右。
二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约谈称,各平台公司要强化公平竞争意识,尊重市场规则,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不得利用资本恶性竞争、无序扩张,不得排除和限制竞争,不得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特别是不能以虚假宣传诱导驾驶员加入,更不能把经营风险转嫁给驾驶员。要聚焦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营水平。
此前,南都记者注意到,7月以来,滴滴出行APP被下架后,高德、哈啰、美团、曹操、T3等出行平台纷纷砸钱推补贴折扣,试图在窗口期内获得司乘增量、抢夺市场份额。例如,T3出行推出赢礼品卡、大额立减券的活动来招徕用户,并被传出7月将加紧连开15城、冲击日单量百万的目标。高德打车采取“好友助力赢打车券包/套餐”等方式,推出针对不同车型的特惠折扣,并招募打车合作平台司机,强调加入后司机“工作日早高峰免抽佣”。
三是保障司乘人员合法权益。各平台公司要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增加社会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科学制定平台派单规则,保障驾驶员获得合理劳动报酬和休息时间;要规范定价行为,降低抽成比例,主动向社会公布计价规则、抽成比例等,切实保障司乘人员合法权益。
四是落实安全稳定主体责任。各平台公司要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对可能引发不稳定风险的经营行为要全面排查和整改。要畅通驾驶员表达诉求渠道,避免矛盾激化和事态蔓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强化驾驶员背景核查和安全教育,切实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五是保障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各平台公司要严格落实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责任,未征得用户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个人信息。各平台公司在用户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要依法建立相关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约谈强调,各平台公司要排查自身问题,立即整改。要加快推进合规化,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约车合规化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目标和工作举措,特别是要提出到今年年底前,车辆、驾驶员合规化工作的具体目标。
各平台公司表示,将按照约谈要求,全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扎实做好整改工作,并立即停止新增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加快推进既有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进程,依法合规开展经营,促进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