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联手人大代表,宝安挂牌这个“站”调解矛盾纠纷

2021-11-09 11:55作者:苏国锐来源:南方+编辑:王泽权

调解辖区矛盾纠纷,宝安又出了新招。

近日,宝安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站正式入驻石岩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未来将定期组织法官与人大代表“坐诊”,开展纠纷调处、诉讼服务、法律咨询等工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切实减少诉讼增量,探索创建“纠纷调解、代表在身边”基层治理机制。

6189f0b80e76a.jpg

基层组织开展纠纷化解时存在短板

关注我国法治建设的人知道,今年中央通过了《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强调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

这是因为,社会出现矛盾纠纷就像人生病,诉讼程序是“治已病”,诉源治理侧重“治未病”“治将病”。诉源治理就是要在诉讼纠纷的源头,进行化解及处理。

如何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切实减少诉讼增量,就成了全国各地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两年来,宝安法院和石岩街道开展“无讼”社区创建工作,参与化解了多起重大纠纷,并在全省率先制定发布“无讼”社区创建标准。

石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邓亚虎介绍,石岩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启用后,成了收集社情民意的“根据地”、解决民生问题的“快车道”、化解矛盾纠纷的“减压阀”,推动解决了中天元实业有限公司搅拌站和成晖石材场周边交通堵塞、生产作业中粉尘和噪音污染严重、辖区艾美特路口严重交通安全隐患问题。

6189f0c6b6008.jpg

但基层组织在开展纠纷化解时,在调解的法律规范性和权威性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宝安法院石岩法庭庭长韩磊介绍,法院恰好在这方面有优势,可以通过调解指导、司法确认等方式弥补基层调解短板。

于是,宝安法院和石岩人大一拍即合。通过诉调对接站的建立,法院和人大代表、社会力量进行科学、有效对接,让他们不只有动力,也有能力让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宝安法院院长李久祥介绍,在人大之家和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建立诉调对接站,也是希望诉调对接站成为人大代表了解法院工作、监督法院工作的平台,希望争取人大代表对诉源治理工作的支持。

“诉源治理工作,不是靠法院单兵作战就可以实现。”李久祥指出,只有更多力量参与诉源治理,“让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才能挺得住、挺得稳。

驻点法官为人大代表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诉调对接站挂牌后,将如何开展工作?

韩磊介绍,诉调对接站将配置一名驻点法官和一名联络员,人员随叫随驻,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工作。

驻点法官每月固定时间到诉调对接站现场工作,在人大代表处理重大信访、调处重大纠纷时,驻点法官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双方也会通过诉调对接微信工作群,线上开展联络工作。

人大代表调解成功的纠纷需进行司法确认时,诉调对接站会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对接完成司法确认立案和办理工作。

6189f0d58083e.jpg

诉调对接站的成效,此前也得到了验证。石岩法庭在社区设立了诉调对接工作站,据浪心社区党委书记李东发介绍,自社区建立诉调对接站后,随时可得到法官专业指导,调解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社区成功调解300多件矛盾纠纷。

李东发提到了一个案例,张大爷因儿子施工时不慎坠落身亡,向工程发包方和施工单位讨要赔偿,但三方未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张大爷认为发包方和施工单位想耍赖,带亲戚到工地上拉横幅维权。

街道网格管理员将各方引导到浪心社区工作站,社区调解员马上向法院诉调对接站的法官周敏求援。在周敏法官的帮助下,三方当事人很快达成了调解协议,张大爷拿到了60万赔偿款。

开展诉讼服务和法治宣传工作,也是诉调对接站的重要职能。诉调对接站法官每月会在人大之家解答群众的诉讼和法律咨询,指引当事人网上立案,并和人大工委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在李久祥看来,诉调对接站入驻石岩人大代表之家,有利于让辖区内一些矛盾化解难度大、群众关注度高、易酿发群众性的事件消除在基层,减少案件数量、减轻法庭负担,是宝安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又一创新探索。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