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得主秦锦屏精选散文集《万木生芽》新书分享会在深圳罗湖书城举办。作为第八届深圳文学季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办,江西教育出版社、深圳罗湖书城承办。专家学者、作家代表、广大文学爱好者等300多人参加本次活动。
散文集《万木生芽》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共收录秦锦屏近年创作的30多篇散文。秦锦屏有16篇文章入选语文教辅材料,《没有落叶的城市》、《那天大雪纷纷下》、《山花远,微尘近》等多篇文章入选各地中高考语文试卷。贾平凹、程绍武、谢有顺、杨福徐联合推荐《万木生芽》,称赞这是“跨界”与“破圈”气韵生动的大写意作品。这些文章从普通人的故事出发,从贴近生活的小切口晕染,描画出人类社会仁义礼智信的光彩,汇集成一首抑扬顿挫的长歌。
这些作品,描绘的时间、空间跨度都很大,绘尽了过去与现在、南方与北方,其中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悲欢离合,每一幕都是人类内心善意的挖掘,是每一个人生机勃发、努力向上生长的真实写照。作者写儿童愉快的乡村生活,写绿皮火车带来的离愁;写都市喧嚣中的暖意,写与少数民族同胞的深情厚谊,写乡土风俗中的烟火味;写灾难过后人们的倔强,写平凡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奋斗……每一篇文章蕴含深情,写出了俗世烟火里的善良与忧伤,有时代的波澜,反思与追问,是中国人在历史长河里努力向上的最温暖注脚。
秦锦屏介绍了《万木生芽》的创作历程与感受,和与会嘉宾、读者共同追忆青春岁月的磨砺与沉淀,共同致敬深圳改革开放历史,诉说对大湾区未来的期许。愿“归谷回声,万物交响”,愿诗意永远回响在“诗意”里。
秦锦屏是国家一级作家、编剧,大学特聘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院三届签约作家,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特邀群文剧作家。与会专家指出,作为深圳成长起来的本土作家、剧作家,秦锦屏是一位少见的文学多面手,在诗歌、小说、剧本、非虚构写作等领域都卓有建树。她以深圳散文界的中生代领军者和著名小说家、话剧编剧的身份名世,是深圳文艺界一个符号性的存在。在深圳特区建立已过40周年、深圳文学进入新时期新时代之际,关注和研究她的创作有积极而典型的意义。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谈道,秦锦屏从北方来到南方,从故乡到他乡,从理想到现实,从红尘到世外,字里行间凸显出她情感不断转换,思想来回穿梭。故乡,是她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诚如苏东坡《定风波》里的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相信她也能在深圳这个“第二故乡”深深扎根耕耘。
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指出,《万木生芽》是一幅风情画,从北到南一路绵延。这幅画浓墨重彩,捕捉了万物的心跳,勾勒了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聚焦的是历史深处的家园,记录的是时代的变迁,探索寻找藏匿在广袤大地深处的中国村城伦理的精神密码,闪耀着独特的人性之光。
著名编辑家、评论家,《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认为,秦锦屏的书写,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戏剧,题材和人物的选择面都很宽广,但其作品发力的目标点是一致的。读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从她笔下描绘的故乡和城市,南方和北方的生活,重新审视过去,审视时代、反思历史与现状,继而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感知到她竭力向世人展示出蕴含在“小”中的“大”。
著名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认为,秦锦屏的文字里有一种质朴和诚恳,她记录现实,理解历史,体恤人情,亦不乏反思与追问。八百里秦川的浩荡长风,夹杂着南方碧海蓝天的清新和轻盈,这是《万木生芽》所呈现出的人生底色。
深圳市作协副主席兼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爱成提到,秦锦屏的文字极为精确,干净利落,笔笔到位,有强烈现场感,有语言修辞音节错落的协奏之妙、交响之美。
多位专家盛赞秦锦屏散文堪称教科书式写作。所谓教科书式写作,是在两种意义上成立的:一是显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实绩,展示了汉语写作的魅力。二则秦锦屏的若干名篇入选教科书、成为教材,真正对当下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改革有所启示,有所助益。
深圳市福田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简定雄受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海蓉的委托出席活动并讲话,他表示,《万木生芽》一书在深圳读书月的美好季节与读者见面,是深圳文坛的一大喜事。希望秦锦屏以及更多深圳作家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为深圳文学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