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上千条短信“轰炸”?深圳不止一人遇到!多方回应

2021-12-04 10:46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用户遇到电信骚扰可下载防护软件

如果你曾在短时间内

收到成百上千条短信

并且手机里时常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

短信验证码

大件事君要提醒你

你很有可能

遭遇了“短信炸弹”

近日

南都记者报道了有关

深圳市民遇“短信炸弹”

感觉被恶意骚扰一事

戳链接查看此前报道↓↓↓

突然遭短信“轰炸”?女子称一上午收到数千条!深圳移动回应

后台不少小伙伴

私信留言表示:

曾有相同遭遇

54abe1b5f9e19447.jpeg

之后

南都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进报道

一起来看看吧

市民反映:

遭遇“短信炸弹”骚扰

找不到责任人陷维权难

此前,南都记者报道了深圳市民吴女士(化名)在11月20日中午,突然收到上千条来自各平台的验证码短信,感觉被恶意骚扰,并对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报道发出后不久, 有多位市民反映称,其也遭遇过类似“短信炸弹”的骚扰事件

“突然之间,手机收到大量的验证短信。”林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在今年11月中旬,手机遭到上千条短信“轰炸”,短信内容大多为“您网上申请的验证码为......”“您的短信验证码为......”等等, 且为不同“发送方”发来信息

“我的手机一瞬间“炸开了锅”,不断收到短信验证信息或电话,都是不同号码发来的。”

林先生称,当时“超剂量”的短信把他的手机“轰”得内存爆满,直至完全瘫痪。“当时很惊恐,不知道是手机中病毒了,还是被人恶意整蛊,没过多久手机就因接受大容量短信变得卡顿直至停电关机。”

林先生回忆称

当时遭遇大量短信“轰炸”

感到非常困惑

但至今仍没有找到原因

“我只是开始怀疑,自己在网购时给了差评,然后受到不良商家的恶意骚扰,不过这事情很难断定和追诉,因为我找不到相关证据。”

9b960490d3bac2f2.png

此外,市民王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在去年网购时本想给商家差评,却遭到了卖家不明威胁

“商家在网上私信沟通时,说如果给差评就寄个‘炸弹’给我好看,吓得我不敢发差评直接把东西丢掉了,现在想想有可能就是‘短信炸弹’的意思。”

到底怎么回事?

就市民反馈的问题

南都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调查:

有网站推出“短信炸弹”功能

可设定发送次数

近日,南都记者搜索发现,部分带有短信炸弹功能的程序,源自网上的刷单软件平台。

在一有关“代刷平台”的网站看到,买方可刷好评、点赞、刷粉丝数量,用户也可选择一种叫“短信压力测试”的功能,可选择发送时间和发送数量等模式,给特定手机号码进行短信“轰炸”

此外,南都记者在有关短信营销推广平台发现,推出有短信群发功能,可导入联系人,一键群发。其中,3000条短信体验套餐中,每条短信0.05元,短信发送成功计费,失败返还,并提供“一对一”顾问式服务。

短时间内收到成百上千条短信

这样的短信轰炸如何破解

南都记者联系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平台回应:

用户可以免费定制短信防护服务

拦截骚扰短信

面对用户的困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推出了“短信炸弹”短信应急防护服务,用户们们开通之后,系统将对所有发往用户的端口类,包括端口、固话、国际号码等短信进行全量拦截,让用户免受骚扰。

同时,工作人员称——

此外,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如果用户经常收到端口类短信轰炸,“比如如短时间收到大量验证码短信等,或经常受到垃圾短信骚扰,可免费定制短信防护服务, 主要包含服务有:短信轰炸防护、短信骚扰防护。”

df3b5d3ce0836e95.png

图源:IC PHOTO

另外

深圳市通信管理局

也作出了回应

深圳市通信管理局:

市民遇到电信骚扰

可下载防护软件

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要界定“骚扰短信”,除了要看其发送的短信是什么性质外,还要看接收方有无同意接收短信。

工作人员提到,如有市民遇到电信骚扰现象,可下载手机安全防护软件,防止病毒入侵或骚扰

此外,工作人员称如有企业或平台推出的代发短信业务,造成了网络干扰,在核实相关依据后,会责令其进行整改

对此

深圳市人大代表

也提出了建议

代表声音:

对于用户反馈通信异常情况

可设暂停功能或机制

12月1日,深圳市人大代表孙迎彤表示,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短信验证码给手机用户带来了便利,即通过双因子认证的方式给用户在线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但另一方面,平台和通信运营商也应承担一定的主体责任,“如何履行责任是处理该现象的核心”。

孙迎彤认为,当遇到“短信炸弹”类似情况时,平台和通信运营商应无条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其次,对于短时间内大量、频繁地使用同一个号码进行验证的,应及时与手机用户保持联系,并特定处理。“

当然,如何去鉴定这个时间和频率是一项技术问题”,孙迎彤表示,一般而言,一分钟内发送10至15次验证码就可以认定为异常情况。“面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可设置一个暂停功能或机制,并及时和手机用户取得沟通联系”,孙迎彤建议。

5649a9f089f4390f.png

图源:IC PHOTO

同时

南都记者还咨询了业内专家

专家建议:

电信运营商平台可通过多种方式

保护短信通道

深圳市博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安全专家蒋先生分析称——

短信炸弹形成的原因是 因为非授权的动态短信获取,由于在使用动态短信业务前系统并不能建立业务关联,因此,在未建立业务关联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严格限制保证业务使用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蒋先生建议,电信运营商平台可以采用增加图形验证码、限制单IP请求次数、限制用户短信请求间隔等方式保护短信通道。

遇到这类情况要怎么办?

市民该如何维权

来听听律师怎么说

律师说法:

以短信“轰炸”的方式

给他人发信息属违法行为

深圳市律师协会民法典宣讲团成员、北京市中闻(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金辉表示——

以短信轰炸的方式给他人发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现实生活中常见,短信炸弹维权难,但维权难不表示不维权。”朱金辉说,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使用方这种方式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个人隐私权。

同时,《民法典》明确规定私人生活安宁权属于隐私,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生活安宁

“私人生活安宁包括垃圾短信、骚扰短信、电话等,受害者可以选择报警的方式,警方一旦查明‘短信炸弹’等有商业性技术提供方,有可能涉嫌违反刑法的相关规定。”

律师提到,从民事维权角度,受害者需知道侵权方身份信息,由于证据取得困难、不容易找被告等因素,维权会面临一定难度。

律师称,遇到电信骚扰现象的受害者,可向有关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投诉,一些通讯服务商也研发了相关的应急防护方案,用以紧急防护客户免遭恶意骚扰,受害者可以采用这些方案尽量避免电信骚扰。

律师建议

用户平时要养成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一些社会信誉度不高的网络平台尽量不留身份、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

fe25fc828856dbb3.png

图源:IC PHOTO

你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民生无小事

马上就办,一办到底

介入处理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深圳市通信管理局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