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emo了”
当生活或工作不顺时
很多小伙伴都会用类似这样的话
自我调侃、表达自个儿的状态
但你知道吗?
其实我们认为的在学校“无忧无虑”
上学的青少年们
他们也会“emo”
就在前段时间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
这一词条还登上了热搜
欣慰的是
随着社会提高了对青少年
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相应的服务也越来越完善了
就在最近
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
去到一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现场还有圆桌论坛
青少年心理健康该如何“护航?
一起听听来自深圳的回答~
12月3日,第九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第六站走进 宝安区“阳光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调研宝安区在“我为青年办实事”方面的成果,以及宝安团区委为宝安青少年打造的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广情况。
当天,宝安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团区委在宝安青少年宫联合举行 宝安区青少年阳光安心行动圆桌论坛,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教授齐聚一堂,为宝安区乃至深圳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建言献策。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探索建立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为
当前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公共问题
备受大众关注
自2019年以来,宝安区扎实推进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试点, 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运营 阳光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以专业化、社会化、有价值、有温度的服务, 为宝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深化优化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图源:青春宝安
共青团宝安区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区委的关心和推动下,团区委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就进一步深化全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家庭、学校、社区和部门联动提出了25条具体的举措,目的就是将进一步把青少年服务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走,撬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在宝安建设高品质民生幸福城事业中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发展, 主动防范和化解基层治理中青少年领域的群体性社会风险。
图源:青春宝安
宝安区委组织部 相关负责人表示——
持续近2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公众的心理健康,今年3月,宝安区开展了心理健康安心行动。区委组织部也在各级党群服务阵地普遍建立了安心阵地, 向群众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并开通了24小时的咨询热线。
图源:青春宝安
宝安区是青少年的人口大区,在校的中小学生有50余万人。在 区委区政府广泛开展安心服务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政法委和团区委等部门 推出了阳光安心行动,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关爱。
图源:青春宝安
此次举办阳光安心行动圆桌论坛,希望业内大咖能为宝安如何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探索,共同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工作机制,为宝安下一步完善家、校、社联动模式提供智力支持。
三大实践基地揭牌
专家学者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出谋划策
论坛现场, 三大实践基地揭牌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积极心理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实践基地
广东省袁卫星名教师工作室青少年生命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团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三大实践基地的建立, 意味着未来多方力量能够共同发力,通过常态化、专业化的合作模式建立,为宝安区乃至深圳市的青少年提供有价值、有温度、有实效的心理服务,帮助更多的青少年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论坛现场,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邹立业、深圳市康宁医院副院长胡赤怡、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倪士光、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王秋英、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党委书记、校长袁卫星 就家校社联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议题,进行探讨。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
家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家长和学校需要做些什么?
来看看专家们的观点
↓↓↓
观点:
家长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学生的心理困扰
谈及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倪士光认为中学时期是孩子人生中挑战较多的阶段,青少年所面对的压力和烦恼较其它时期更多一些,家长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
袁卫星也表示,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分阶段对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图源:青春宝安
观点:
家校社联动是解决问题的联动途径
“家校社联动是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联动途径。”王秋英认为,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是某一个家庭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家校社联动是必须做的,但有时家校合作应有限度”。
胡赤怡介绍康宁医院和不少学校都有联动, 提供义诊,为学校老师进行心理知识的相关培训,帮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图源:青春宝安
观点:
要建立适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
邹立业表示,在当前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营造青少年适宜的成长环境,如何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要建立适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各领域专业服务能力, 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加快人才培养,整合多方资源,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图源:青春宝安
这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有何特别?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和民生体验官们
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
一起听听他们的感触和想法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点赞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宝安样本”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和民生体验官们实地 走访了解宝安区“阳光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调研该中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人大代表
杨瑞
杨瑞表示,她曾调研过不少学校,发现心理咨询室教师的工作开展仍有难点,对校内非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常识普及还需加强。 她提出,可以 通过打造青少年儿童健康教育培训系统课程,为儿童青少年们提供系统和专业的引导。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女企业家发展促进会创会会长
唐红
唐红表示,“阳光成长”中心活动异彩纷呈,该中心的做法 有推广普及的实际意义。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徐宇珊
徐宇珊提到,“阳光成长”中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方面 规模大且专业性强,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智慧化服务体系。
民生体验官、家长代表
叶涵
叶涵表示,家长们“教育经”交流很多,但大多难以借鉴。“阳光成长”中心 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陶然
陶然最后总结发言,在经过了深调研之后,感受到“宝安区把最好的留给下一代”的用心,是扎扎实实地“我为群众办实事”。团区委基于宝安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在青少年健康方面,从专业性、体系性,由团区委牵头单位去协调多种政务社会资源,共同化解青少年成长的烦恼。
接下来,南都将利用年轻化的表达形式, 通过打造“圳少年平台”,直接与年轻人群对话,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去搭建起更高效的沟通渠道。南都期待与团区委深入合作,持续为青少年发声,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
希望在深圳日趋完善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下
这里的每一个青少年都能
少一点“emo”,多一点“快乐”
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