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国合成生物学界的重磅活动——“中国合成生物学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在深圳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众多专家学者、商业领袖及资本方出席本次大会,其中,高瓴集团创始人张磊在会上通过进行视频演讲。
高瓴关注:投早、投小、投牛人
张磊表示,作为一家长期支持科技创新的投资机构,高瓴与工程生物学领域结缘已久,从医疗健康、绿色化工、农业、新材料,高瓴支持了一大批探寻生命密码,寻找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公司,支持了一批以合成生物学的手段降低环境负担,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从阶段上来看,投早、投小、投牛人,是高瓴关注的鲜明投资主体。高瓴做了一些梳理,在所有合成生物学企业里,超过10家都是初创企业,其中超过一半是科学家创业,这些是科学成果转化的结晶。高瓴是他们最早的投资人,可以说是“科学家创业的初恋”。
如何突破瓶颈?首先让科学家做C位
从基础科研到产业化应用,从实验室到广袤市场,众多瓶颈需要突破,要迈过创新的“死亡谷”。在这个价值链上,如何做创新?如何落地?怎么发挥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
张磊认为,首先,要尊重科学家,让科学家做C位。生物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是主力军,来自实验室的科学成果转化是核心价值的产出产品,就让科学家主要精力投进科学创新的研发活动,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解决核心问题。融资、商业模式、销售、资质产权等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大大提高成功的转化效率。我们支持了近百位科学家创业,特别是很多海归创业家,核心就是帮科学家解决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
其次,要创建基础设施。目前合成生物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成功案例还不够多,没有形成共性。任何一个繁荣的创新生态都离不开公共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和良性的投资经济。深圳先进院作为新型的研发机构,很多实践给到产业方很大的信心。
最后,在充分尊重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要吸引更多的工程、信息技术人员加入,充分尊重企业家精神的绽放。张磊还提到,市场化的人才必须要事业合作伙伴,他们通过高端市场人才的筛选、引进、培养、对接,构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桥梁,帮助科学创新发展。
演讲最后,张磊留下寄语:“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探索未知疆域,我们致力于做科学家最佳的共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