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读好学校,是我们全家最大的愿望”

2022-01-20 09:44作者:孙颖来源:南方网编辑:黄晓航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梦想正不断照进现实

新年伊始,位于光明区马田街道公明南环大道南侧、将石路西侧的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园项目,仍在马不停蹄地加紧建设之中。

按照规划,这所高中园未来将提供公办普高学位7500个。今年9月,将开门办学,迎来首批新生。

“建设更多、更好的公办学位,让更多孩子有了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也让更多家庭有了盼头。”吴越说。

吴越的感慨并非空穴来潮,而是来自于她的亲身经历。

深外宝安学校的开办,让更多学子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

她至今仍清晰记得去年7月,在电话中得知儿子被深圳外国语新学校(集团)宝安学校(下简称“深外宝安学校”)录取的那一幕:

正在上班的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吓了旁边同事一跳;晚上回到家看到儿子的那刻,她抱着儿子开心地转了好多圈。

来深圳打拼十多年,在一家公司做职员,吴越每天的工作很忙碌。艰辛的时候,她就想“为了孩子,也一定要留在大城市。”

在吴越的心里,孩子生长在大城市深圳,会见识多、视野广,而且深圳的教育水平更高,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于是,孩子能够入读一所好初中,成为2021年吴越一家人最大的愿望。

深外宝安学校图书馆

两年多前,得知老牌名校深外要来她居住的宝安新桥街道万丰社区办分校,吴越充满期待,但也有点焦虑。焦虑的原因,来自于她所在的沙井片区公办学位很紧张,而且孩子是非深户。

去年5月,提交住房、社保等资料证明,和深户一样参与积分入学,在忐忑地等待后,吴越一家最终收获了好消息。

“能入读公办学校,还是名校办学,感觉幸运级了。”吴越开心地说,孩子小学时因积分不够,被分流到家附近的民办校就读,虽也享受深圳财政补贴,但她还是更希望能进入高质量的公办校。

去年9月1日,由宝安区建设,并委托深外教育集团管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外宝安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吴越的儿子小荣成为该校初一新生。

学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

走进深外宝安学校,一所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映入眼帘。

宽敞明亮且配有防蓝光灯、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各种功能室,舒适且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吴越感慨,孩子们能享受这样棒的校园,“也太幸福了。”

让吴越印象深刻和满意的还有这里的课程。除了日常课业学习外,学校开设80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自选。

小荣选了历史、英语、表演等很多课程,还自己成立了围棋社,“自己做海报、宣传、摆摊招新,那段时间看他忙得不亦乐乎,当上围棋社社长后,感觉他比以前更有责任心了。

围棋社招新现场

体育节、外语节等各式活动中有哪些趣事;学校的老师学历多高、见识多广、讲课讲的多妙……每天回家后,小荣都会跟吴越兴奋的聊起他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

看到孩子诉说时常常有的神采飞扬的表情,吴越觉得很开心、生活充满奔头。

“现在听到‘来了就是深圳人’这话,更有共鸣。”吴越感谢深圳努力在学位上扩量提质,也感谢深圳对外来打工者的包容,她也期望未来能更加大力度,让更多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不远的未来,吴越期望小荣能考上深圳的好高中,之后再考上一所好大学,“如果能在深圳成家立业就更好了。”

记者手记: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梦想正不断照进现实

与不少地区生源下降、学校数量减少趋势不同,近些年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人口流入增速最快。有人曾说,“说深圳千好万好,但学位不够就很难说好。”

为化解人口规模急剧增长带来的学位短缺问题,深圳推出百万学位攻坚战,2021年建成学校146所,新增各类基础教育学位约13万个,新增学位数量和增速均居全国首位。到2025年,深圳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超100万个。建成后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总规模将接近翻一番,预计能够有效缓解学位供需矛盾。

学位建设要速度更要质量,深圳不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每一所新建校。同时,充分发挥市内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优质校(核心校)+ 新建校(加盟校)”、跨校跨学段组建教育集团等办学管理模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创,带动新建校和普通学校快速发展。

超常规学位攻坚以及大力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背后,是深圳力补短板并未雨绸缪高位谋划的决心和魄力,更是深圳加快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提升先行示范区厚重的迫切需求与必然选择。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全国最大移民城市,深圳将义务教育阶段58.7%的学位提供给了随迁子女,规模和占比均为全国一线城市最高,有力保障了适龄人口入学需求。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梦想,正在深圳不断照进现实。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