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乘客被地铁屏蔽门夹住,不幸身亡!小心身边这5种“门”

2022-01-26 08:44作者:王泽权来源:奥一新闻编辑:王河峰
“宁等一辆车 不抢一扇门”

近日

这则视频流传网络

↓↓↓

从视频可以看到

一乘客被地铁屏蔽门夹住

但未能成功脱困

地铁便启动开走


1月25日

上海地铁shmetro发布情况说明

“1月22日”情况说明

当天下午4点30左右,15号线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乘客下车时被屏蔽门夹住,工作人员急速上前帮助脱困,后经送医抢救该乘客仍不幸身亡。

【事故具体原因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运营方对该乘客的不幸离世深感痛惜,将全力配合调查,并做好家属安抚善后及后续相关事宜,同时进一步保障线路安全运营。


据上海地铁官网,上海地铁15号线于2021年1月23日(周六)首班车起开通初期运营开通初期运营,为国内里程最长的开通即具备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工作日平峰、双休日及节假日全时段,最小行车间隔为6分钟。

宁等一列车

不抢一扇门

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

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但此次悲剧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大家对于地铁屏蔽门的认知

存在很多误区

翻越或扒开地铁安全门、屏蔽门

可能会将自己置于险境!

你是不是看过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

当乘坐电梯遇到电梯门即将关闭快赶不上时,大多数人会用各种物品——手、脚、包包、雨伞...阻挡电梯门关闭。

情景二

在赶地铁、高铁时,不少人也会带上这种习惯——为了让自己(或同伴)赶上这趟地铁,在车门开始关闭的瞬间,用手中的物品阻挡车门关闭,以为这样就可以顺利挤进车厢。

这个动作

很危险!


误区:屏蔽门遇阻会弹开?

通常人们在上下电梯的时候,如果电梯门即将关闭,人们会将手伸到两扇门之间,电梯门感应到物体就会重新打开。但地铁屏蔽门只有遇到厚度超过限定的被夹物体才会弹开。地铁的屏蔽门跟电梯门还是有很大不同!

由于手的大小及触碰面积大小的不同,当我们伸出手去阻隔屏蔽门时,地铁屏蔽门不一定会有所感应,这时屏蔽门非但不会弹开,反而会执着地继续关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误区:挤进屏蔽门就能安全上车?

有些乘客认为,只要挤进了屏蔽门,就一定能够顺利挤进车厢。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因为很有可能被困在屏蔽门与车门的中间。


所以

奥一君在此要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把手伸到屏蔽门之间!

不要强行阻挡屏蔽门关闭!

车门关闭警告灯亮起时,就别冲啦!

早晚高峰地铁人多

搭乘地铁时

千万要注意安全

宁等一辆车 不抢一扇门


下面这五种“门”一定要注意

生活中常见的很多“门”

如旋转门、电梯门等

可能也会变成化身“夺命门”

电梯门

如今,电梯已成为小区、商场等场所不可缺少的通行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因为设计缺陷或者维修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夺命电梯”事件屡屡发生。

安全提醒

等候电梯时,不要倚靠电梯层门、轿门,更不要用脚踢门、踹门。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门打开的时候,请先确认轿厢是否停在了所在楼层,不要直接一脚迈进。

汽车门

生活中,因开车门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屡见不鲜。车上人员开车门太随意太突然,导致后方驶来的电动自行车或其他非机动车躲避不及,撞上车门摔倒受伤甚至被其他车辆碰撞碾压。

安全提醒

车上驾乘人员下车前,一定要前后张望,确保没人后再开门下车;行人、骑车人也要留心,看到汽车加速,自己也减速避让,避免受到伤害。

旋转门

出入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场所时,免不了与旋转门打交道。旋转门相对于普通门,具有高档,气派,气密性好等优点,但由于一些旋转门没有安全警示标志、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旋转门夹人事件时有发生。

安全提醒

进入旋转门时,记得看护好老人孩子,当移动门翼即将关闭时,不要抢行进入。安装使用旋转门的单位也应在旋转门上设置警示标志,或者安排专人从旁指导进出。

透明玻璃门

透明玻璃门常出现在银行、商场等场所,但是由于缺少警示标志,或者行人不注意、钢化玻璃自身存在自爆率等因素,频频发生行人撞上透明玻璃和玻璃自爆伤人等事件。

安全提醒

如果公共场所使用透明玻璃门,请给门贴上防撞条进行警示标志;家里或者宾馆选用钢化玻璃做淋浴房的,请选用正规厂商生产的产品。

卷帘门

卷帘门是以多关节活动的门片串联在一起,在固定的滑道内,以门上方卷轴为中心转动上下的门。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卷帘门也会发生伤人事件。

安全提醒

卷帘门启动时,身边尽量不要有人跑动。卷帘门要随时检修,避免因设备老化带来不安全因素。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王泽权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