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田搭乘直升机抵达福田中心区,只需10分钟时间;从深圳CBD飞往广州CBD,20分钟即可抵达,相较2小时的地面交通效率大幅提升......深圳人离“空中打的”越来越近。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在深全国人大代表聚集东部通用航空盐田直升机运行基地开展专题调研,围绕落实《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特别措施》),就“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空域管理试点”展开研讨。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视察调研会现场。 南方+ 曾子航 拍摄
代表呼吁深圳先行先试,建设国内首个基于融合空域管理的城市空中交通运营试点,抢抓大湾区15分钟经济生活圈机遇。
直升机起降点超70个,深圳城市空中交通潜力巨大
早在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明确“发展城市直升机运输服务,构建城市群内部快速空中交通网络”;《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亦指出“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广州、深圳等地探索看展‘空中的士’等城市通勤新模式。”
可用于应急救援的直升机。 南方+ 曾子航 拍摄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指出,《特别措施》中明确提出“放宽航空领域准入限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空域管理试点”,为深圳加快发展以城市空中交通产业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明确指引。
现场调研的不少代表认为,深圳开展“空中的士”探索拥有牢固顶层设计,应及时抢抓建设城市空中交通产业的机遇。
作为大湾区城市群核心节点城市,低空市场需求日趋加大的同时,深圳城市空中交通产业现状如何?
据了解,作为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通用航空分类改革试点、无人机飞行管理试点,深圳拥有通航基础建设优势。目前深圳直升机起降点已超70个,覆盖全市各区。此外,深圳,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形成了以东部通航为代表的通航新业态企业,以顺丰、美团为代表的物流运输型无人机企业,以大疆为代表的消费型无人机企业。数据统计,深圳无人机年产值已达500多亿元,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将为深圳城市空中交通的持续发展打良好基础。
建立相关标准成关键,“深圳要用好特区立法权”
在现场调研当中,不少人大代表指出,深圳先行先试,开展城市空中交通的探索,关键在于相关标准的建立,以及做好相关的立法配套工作。
东部通用航空盐田直升机运行基地里的直升机。 南方+ 曾子航 拍摄
“有标准才有话语权。”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樊庆峰提出,城市空中交通的标准制定应留意“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的区别,涉及相关信号问题上,空中交通与地面交通间还应避免互相干扰。
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若鹏建议在立法层面上,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作出明确定义,用相应的处罚措施保障未来低空出行的安全问题。刘若鹏认为,“在现有的低空通航应用当中,应急救援是最成熟的,也是最应该这么做的,只是这方面的商业模式一直压力较大。”为此他提议在具体的商业管理上要有务实的政策和补贴标准,例如政府为市民在爬山出行类活动中购买保险等方式,支援相关行业。
骆文智也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表示肯定,希望相关部门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及时研究起草涉及低空融合空域管理等领域的法规,确保各项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骆文智提出,深圳要研究将通航产业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国家部委、民航局、空军等沟通协调,为全国全省推进低空空域改革试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