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龙华区这样干!涉及产业、教育、交通、医疗…

2022-04-21 08:56作者:邱墨山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坚持“六化”理念,实施城区建设提速行动

4月20日上午,龙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龙华会堂开幕。区长雷卫华代表龙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提出202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并作部署安排。


报告指出,全区政府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深圳先行示范区“五大战略定位”“五个率先”重点任务,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实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加快建设“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地区生产总值达2828亿,增速创十年来新高,2022年GDP预增速为7%

2021年,龙华区着力促转型提效益增后劲,交出了一张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成绩单,主要经济指标位于全市前列。

其中,龙华区地区生产总值2828亿元,增长10.2%,增速不仅创下龙华十年来的新高,而且还高于全市3.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3亿元,增长10.1%,高于全市5.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4亿元,增长14.2%,高于全市4.6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四;进出口总额4773亿元,增长16.7%,总量连续5年居全市前三。

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21年,龙华区新增百亿级企业3家、上市企业8家、总部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在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服务业营收增长83.6%,增速全市第一;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非房地产投资占比提升9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6.2万元,增长9%左右。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021年,龙华区商事主体数量增长18.4%,增速全市第三;新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97个,增长34.7%;首次在深圳全球招商大会设立龙华专场,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840亿元。集中开工9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龙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数字经济对产业贡献率超50%,将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

早在2020年11月,龙华区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发展战略,吹响全面建设“数字龙华”号角。龙华区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提到,将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龙华。

今天,“数字龙华”已经成为龙华新IP。2021年,龙华区着力强化数字赋能,全面启动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交出了一张数字经济主引擎作用充分彰显的成绩单。

2022年,龙华区将继续向数字化要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龙华区将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落实全市“20+8”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数字经济“十百千”计划,发展“总部+高端制造”“龙头+配套”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3+3+N”产业梯队,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超过30%、42%。

龙华区将做强三大优势产业。其中,智能终端产业要加快推动沃特沃德、中光电等项目落地,推进传音智汇园手机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大湾区“智能制造+泛终端”集聚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要发挥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集聚效应,建成一批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平台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极点集聚区;时尚创意产业要加速服装、陶瓷、红木、版画等产业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从销售端到生产端全面赋能,打造大湾区数字时尚先锋。

做精三大潜力产业。龙华区将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增强封测、设备、材料等环节配套能力,加快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开辟半导体产业新赛道;依托能源大脑、氢能产业园,积极布局氢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创建数字能源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开辟新能源产业新赛道;依托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等平台,重点推动底层生物、定量合成生物、生物创制等技术产业化,支持华润三九等龙头企业拓展业务,开辟合成生物产业新赛道。

做大N个细分领域产业。龙华区将积极落实“六个一”工作体系,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打造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一群一策”培育和发展网络与通信、智能传感器、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安全节能环保、高端医疗器械、细胞与基因、区块链、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空天技术等细分领域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分类梯次培育未来产业,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蓝海。

坚持“六化”理念,实施城区建设提速行动

城区建设一直以来是龙华的短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龙华区将坚持“专班化、国际化、效率化、协同化、差异化、社会化、科技化”理念,高强度投资560亿元以上,完善片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全力打造大湾区新的增长极。

其中,北站国际商务区要开工建设高端酒店等项目,加快建设超核枢纽,推动梅林关片区、华南物流园空间和产业规划落地;鹭湖中心城要加快公共建筑群、湖西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争取纳入市级重点区域;九龙山数字城要建成九龙山工业园一期,推进美团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地、迈瑞医疗等重大项目落地;龙华超级商圈要开展龙胜枢纽片区综合开发研究,完成人民路商业街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及成果整合,推进海岸城等城市更新项目;大浪时尚小镇要加快石凹第二工业区升级改造,推动大浪时尚学院、数字时尚创新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高水平运营时尚街区;观澜文化小镇要整体改善特色村落风貌,提升古墟游径活化利用水平,加快建设文化小镇公共服务平台。

龙华区还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龙华区将打造全域型大湾区中轴枢纽城区,推动北站、鹭湖枢纽实现站城一体化发展,加快深茂、深汕铁路和深惠、深大城际等线路建设,积极争取深广中轴城际线在龙华增设站点,推动17号线向西北延伸至龙华,力争22、27、25、18号线等更多线路纳入市五期建设规划。

同时,龙华区将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智慧+”改造升级,构建“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物联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城区生命线系统建设,建立数字城建档案,全面推进“瓶改管”工作,加快地下原水隧洞工程进度,完成15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创新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机制,建成综合管廊3.3公里。

聚焦“民生七优”目标,实施民生福祉增进行动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龙华区也下足了功夫,2021年全年安排民生支出共计288亿元。接下来,龙华区将实施民生福祉增进行动,努力在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多成效,聚焦“民生七优”目标,扎实办好40件174项民生实事。

教育方面,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探索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推进集团化、联盟式办学。建成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6所,新增学位超过1万个;新改扩建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超4200个,逐步消除超标准班额现象;推动民办教育转型规范发展、特殊教育普惠专业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区职业技术学校、润泽特殊教育学校。

医疗方面,将开展新一轮健康龙华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护人员发展、卫生健康经费保障4个体系,健全居民健康管理制度,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推动9家医院新改扩建,建成运营区平安医院,新增床位不少于500张,推进区中心医院创三甲;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新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4个;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加快社康机构提质扩容,新增社康机构6家以上、全科医生100名以上。

有效解决住房突出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问题楼盘增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全年供应居住用地40公顷以上,建成全市首宗“只租不售”公共住房项目,开工筹集公共住房不少于6000套,供应不少于1000套。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