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光明大科学装置集群&楼村北片区]法定图则(草案)公开展示的通告。
[光明大科学装置集群&楼村北片区]法定图则(草案)显示,该图则涉及区域发展目标、土地利用、蓝绿空间、开发强度、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市政工程、城市设计、地下工程、规划实施等方面。
本图则适用范围为:龙大高速公路、公常路、广深港客运 专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 835.0 公顷。
将构建“一核三片两区”空间结构,成为以科学研究、科研配套及科研转化为主的光明科学城装置集聚区和科研转化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源头创新核心引擎。
[光明大科学装置集群&楼村北片区]法定图则(草案)分3个标准单元,分别为GM02-04单元、GM02-05单元、GM02-06单元。
GM02-04单元主导功能为产业、科研,范围137公顷,建筑总容积170万平,建筑容积总增量80万平,公园绿地13公顷;
GM02-05单元主导功能为科研,范围521公顷,建筑总容量51万平,包括科学多功能1处、展览科普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运动馆、美术馆、科研招待设施2处等公共服务设置,公园绿地47公顷。
GM02-06单元主导功能为产业、居住,范围177公顷,建筑总容积229万平,建筑容积总增量117万平,其中住宅增量56万平,包括文化活动中心、48班小学、72班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17公顷。
【咚咚9.9情报群】
一个聊房子的微信群
群内邀请各区资深房产大V坐镇
提供咨询、分享、看房服务
》》》点击报名
1、发展目标
集聚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科研机构等创新要素,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引擎;完善公共服务及生活配套,提升品质环境,促进产研城融合,建设成为湖光山色、富有魅力的科学 山林。
功能定位是:以科学研究、科研配套及科研转化为主的光明科学城装置集聚区和科研转化区。
本片区规划居住人口规模约 4.29 万人,规划建筑容积为450万平方米(不含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 科研设施等建筑面积)。
2、土地利用
本片区空间结构为“一核三片两区” 。
“一核”即围绕莲塘水库、楼村水库环 湖适量布局科研配套功能,形成科学服务核心;
“三片”即围绕西光月、崖岭、 凤尾山等三组山体布局形成三个科研单元,重点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 叉研究平台等科创设施提供空间保障;
“两区”即楼村北及西田科研转化区, 重点承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功能。
3、蓝绿空间
本片区以白鹤岭、狮子陀岭山、单堤山等山体以及莲塘水库、楼村水库等水库 湖面为核心,以新陂头河、西田水、莲塘水等主要河道和带状绿地为廊道,以 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为节点,形成山水互融、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体系。
本片区的公园绿地构成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滨水绿地及沿街绿带等。郊野公园为崖岭山体公园、单堤山- 白鹤岭山体公园等。城市公园为 荔湖公园、楼村湿地公园、西田体育公园等。社区公园为结合居住组团设置的公园绿地等。滨水绿地为结合水系设置的带型绿地。沿街绿带为结合道路设置的线型绿地。规划公园绿地面积合计 76.90 公顷(含公园绿地+科研用地混合 用地)。
4、开发强度
本片区规划建筑容积增量约 197 万平方米(不含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 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科研设施等的容积)。
容积增量包括自本图则批准之日 起,国有未出让用地或未明确规划指标的非农建设用地、征地返还用地上的容 积增量,已批未建用地因本图则或今后规划调整产生的容积增量,以及已建成地块因新批城市更新、土地整备、棚户区改造等实施方案或规划调整产生的容 积增量。
5、综合交通
本片区综合交通采取“提升对外交通、完善公共交通、打造特色慢行、提高交 通管理”等策略,构建满足片区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附:标准单元控制指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