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作为特邀嘉宾为毕业生送上祝福,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教授发表主题演讲。由于疫情原因,部分国际本科毕业生、家长及亲友、社会各界嘉宾相聚云端观礼祝贺。
李家超:祝福毕业生前程锦绣 共创大湾区未来

李家超在致辞中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香港和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典范。你们有幸在年轻、充满活力、发展迅速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读书,接受优质、多元、国际化的教育,学贯中西,糅合古今,既有家国情怀,亦具国际视野,成为全面发展的专才和通才。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疫情仍未缓和,经济前景不明朗,你们今后将面对更多考验和挑战。你们在这四年积累下来的知识、创意和广阔的视野,将带领你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我希望你们记住,你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多大,你们的世界就有多大。” 李家超在演讲中欢迎大家到香港深造、研究、工作、创业,一起建设香港和大湾区的未来。
周国平:保有独立思考和良知

周国平在典礼中发表《青春岁月,创造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人生的走向由两个东西标识,一个是事业,一个是信仰。事业,是指你有一个最喜欢也最擅长的领域,你乐在其中,你最好的能力在其中得到了最好的实现。信仰,是指你在世界上有你处世做人的坚定的原则,外界的诱惑和压力都不能使你动摇。事业是安身之本,信仰是立命之本,有了这两个东西,你就能够在世界上安身立命。”
同时,周国平希望同学们记住,“逆境不是绝境,人类的使命就是要在逆境中走出一条路来。不论处在怎样的时代,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过有意义的生活。”
周国平鼓励同学们保有独立思考和良知,“人最主要的精神品质,一是理性,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道德,就是辨别善恶的良知。”在他看来,“如果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外部世界的一切就都成了你思考的题材,你在精神上就不会受它们支配。在人类历史上,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为社会和知识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必须具备的另一个品质是良知。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在个人层面是善良,在社会层面是正义。让良知成为主旋律,社会就会健康而和谐。”
徐扬生:要内心强大、顽强坚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在致辞中与同学们一同回忆起四年前在中央大道两旁种下的几十株蓝花楹。从蓝花楹开花的故事中,他告诉同学们要悉心的耕耘、耐心的等待,每一朵花都自有它绽放的时间,“当你们急于一件事情的结果,或者焦虑于为何落后于人时,不妨想一想校园里的蓝花楹,我们用了四年的时间等到了花开。只要你认准了路,慢慢走,一定能到达你的目的地,一个人真正重要的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圆满地结束了多少件事。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要有坚定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做一个有格局的人。”
在同学们即将离开校园,开始新的旅程之际,徐校长谆谆教导说:“人生漫漫,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即使身处狂风骤雨之中,也能让自己冷静下来,世界上的聪明人很多,你能在聪明人中取胜,大多情况下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加坚韧顽强。从长远讲,未来是由乐观主义者决定的要学会往远看,坚定信念,追求你的梦想,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去做一个像样的梦,一个有格局的梦。”

为表彰在大学期间具有优秀表现、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参与大学发展并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学生,徐扬生教授为14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颁发了“杰出学生奖”。 获得“杰出学生奖”的汪逸凡同学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表感言。

此次毕业季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各学院、书院不仅策划了一系列毕业季活动,还为2022届毕业生送上了专属的大学、学院、书院的毕业礼物,作为温馨的毕业礼,陪伴同学们走向新的人生旅途。

据介绍,在今年毕业的1000多名毕业生中,大约有80%的毕业生计划到世界各地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目前已收到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大约有20%的同学选择就业,亦获得了包括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微软、亚马逊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