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平台很好地加强了各国青年交流对话,巩固了上合国家地区青年人之间的联系!”时隔数日,尼泊尔博士生什卡·塔巴·马加尔对端午节前在深圳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下称“交流营”)依旧念念不忘。
6月2日,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开幕。开幕前,她与交流营约80名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代表一起,在深圳参访了前海、腾讯、华强、比亚迪等开放园区和科技企业,了解城市创新发展和先进技术,并在锦绣中华和甘坑古镇领略中国民俗风情和“二十四史”传统文化。
“深圳是一座充满青春气息的科技创新之城,活动在深圳举办就是希望各国青年在交流中相互增进了解、深化友谊、探讨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在交流营开营仪式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傅振邦通过视频致辞。
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强也表示,深圳的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2.5岁,是一座创新型国际化城市,青年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创新合作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深圳以全球视野推动青年创新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推出了一批更加开放的政策。
就在近日,深圳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也正是深圳201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理念,并将其列入深圳“十四五”规划和写入深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后的新起点。
深圳团市委书记高大伟说,要推出一系列全过程服务青年的改革创新措施,擦亮“深圳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深圳更有为”的城市名片,打造“筑梦追梦圆梦的青年梦想之城”“向上向善向美的青年首善之城”“宜居宜学宜游的青年首选之城”“交流交往交融的青年友好之城”“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年幸福之城”。
南海潮头,深圳正以先行示范之姿为世界青年打造一座“青年发展之城”,打造青年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板”。
青年是主要人力资源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推动力。当今世界有18亿年轻人,数量达历史最高。其中8亿多人来自上合组织国家。
“青年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对于打造可持续、包容性和稳定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代表夏泽翰认为,年轻人已构成了一项值得投资的巨大而重要的资产,为实现无与伦比的乘数效应打开了大门。
“上合组织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年发展,均表态要共同支持成员国青年创业,助力青年企业家发展。”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说。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比尔佐达也表示,上合组织成员国特别重视促进青年群体的身心发展,并尤其提倡发展青年创业和企业孵化器,以改善本地区的营商环境,支持青年初创项目。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和创新具有改造和改善社会的力量。而在激发未来科学技术和创新从业者的兴趣中,青年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在新时代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在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田玉斌眼中,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
这也成为“上合组织青年交流营”选择深圳的理由。
作为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交流营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在内蒙古、北京、上海、青岛等地成功举办。此次在深圳举行,与城市人口结构、产业特征、精神属性密切相关。
深圳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2.5岁,是名副其实的“青春之城”,正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仅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5.46%,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数量已超2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圳是一座充满青春气息的科技创新之城,青年是一个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因而此次交流营在深圳举行,且突出科技创新主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傅振邦说。
“青年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深圳是智能高科技驱动发展城市,这些天的学习交流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技术、科学等领域的创新知识,为各国青年搭建很好的交流对话平台。”上合组织青年代表尼泊尔博士生什卡·塔巴·马加尔说。
如何让各国青年看到更多先进技术和创新思路,对深化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笔者注意到,交流营参访点既有最开放区域,又有知名科技企业,还有传统文化体验。
首站前海,这是目前国内最开放的区域之一,也是内地与香港联系最紧密区域。园区里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致力于打造香港青年内地发展“第一站”。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共计578家,港澳台及国际团队357家。目前,在园团队266家,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97家,园区港澳台及国际居民共计335名。
“深圳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我感觉国际青年朋友对我们产品有浓厚兴趣,他们问得很仔细。”香港青年、随身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玮强依托前海区位优势和扶持政策,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10多个海内外知名箱包品牌达成合作,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际市场。
走访的企业则包括腾讯、华强方特、比亚迪等知名科技企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是腾讯两大核心业务,其核心社交软件产品微信和QQ几乎覆盖所有的中国网民。华强方特则是国内唯一率先从主题乐园创意设计、研究开发、内容制作、施工建设到市场运营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
“这是我第三次来深圳。上次来深参加‘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全球峰会’时,路过腾讯大厦,当时就非常想进去参访,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巴基斯坦的博士生李卡说。
阿富汗的28岁创业青年阿里在浙江开设了毕拉禄贸易有限公司,主打阿富汗手工地毯、珠宝等商品销售。“深圳科技正飞速发展,并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疫情之后,公司在线上平台推广的投入明显增多,也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微店、抖音号、微博号等。”阿里说。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运营足迹已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在参观其展厅及体验“云巴”时,巴基斯坦的博士生Qaisar Hayat感到“非常震撼”:“我就从事电池领域的研究,比亚迪在芯片、电池、新能源等领域的突出成就,让我对深圳充满向往。”
土耳其青年Esma Toprak同样赞叹不已,她在带有自动旋转大屏的电动车上兴奋地表示:“没想到智能汽车的功能这么强大,可以手机遥控解锁,还能随时连接音乐唱歌,在深圳真的能看到更多可能。”
除此之外,上合组织青年代表还参观了龙岗甘坑古镇“二十四史”书院,体会宏大文化格局和中国书院的深厚文化底蕴。
占地3万平方米的书院,以十八座东方庭楼别院,构建起二十四史文献系列展览、东坡书屋等八家特色书店群、小凉帽亲子绘本屋、花兮茶会雅集和记忆民谣音乐晚会等五大文化内容,引得各国青年频频留影。“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对我非常有吸引力,文言文也很美。”柬埔寨的研究生Seangvin Aing说。
为期3天的交流营和主题多元的7个论坛,让各国青年收获良多,也对青春之城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国际友好环境印象深刻。
“我对深圳逐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里很欢迎外国青年,给予不少扶持政策,这对我未来发展的选择非常关键。”巴基斯坦博士生李卡直言,毕业后到深圳工作或创业的意向如今非常强烈。
“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我正是为此而来中国。”巴基斯坦的博士生Qaisar Hayat认为,深圳是年轻人的聚集地,是思想碰撞出火花的创新之地,“我希望在深圳大学学习,也希望未来有机会留在深圳。”
柬埔寨的研究生Seangvin Aing在10年前就来到深圳,目前在深圳大学就读,她切身感受到深圳的变化:“深圳是开放、包融的城市,各类交流活动也很多,毕业后我想在深圳发展。”
白俄罗斯的Shon Roman目前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虚拟技术专业,已来深学习两年多。他对前海及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充满向往:“深圳是一个开放年轻的城市,在虚拟技术领域发展得很快,我希望未来能够留在这里发展。”
“深圳是一个有活力的城市,这里的人有很多新想法,政府也会给予各类政策扶持,尤其是在前海有各种优惠政策,创业环境很好,我也希望后续自己也能在深圳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印度的Priyasha Sharma说。
阿富汗创业青年阿里目前正在贸易领域开拓。由于公司需要参与各类展会,他曾到过深圳十多次,此次他对深圳有了更新的认识。“深圳的位置重要,平台广阔,发展速度在各类创新型城市中也是第一的。”阿里坦言,未来希望在深圳进一步开拓业务,并决定多在深圳停留十多天进行考察和了解。
“有交流才会有合作,我也加了许多国际青年朋友的微信。”已入驻前海的香港十大杰出新青年、RubyFang高级定制服装品牌创始人方丽华很高兴有机会向各国青年介绍推荐中国文化及民族手工艺,希望进一步促进多元文化双向交流与合作。
“没有密切的国际合作,现代科学能就不会有如此的发展。”在青年创新合作平行论坛上,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立大学计算数学与控制系系主任伊戈尔·索科洛夫直言,应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赵中元也表示,上合组织成员国拥有广阔的科技合作空间,并建议各国可以共同关注“数字经济”和“生物经济”两个科技合作场景。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则在青年创新合作平行论坛上发起“深圳国际青年创新交流伙伴计划”倡议,旨在加强国际青年交流交往,搭建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国际青年在深创新创业,促进国际青年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国际青年合作探索新模式、新机制和新平台。
尽管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及青年交流营已落下帷幕,但“青春之城”对各国青年友好的态度,以及“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理念却得以延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的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高大伟说。
近年来,深圳除了相继举办了国际青年大会、国际青年创新大会、世界青年创业论坛(前海站)、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和非洲国家政党青年领导人研修班等国际活动,还多渠道、多元化开展国际化交流合作。
包括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建设了一批创新教育国际合作阵地;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南山高新区等地搭建了一批青年创新合作的重大平台,打造了青年梦工场、X-SPACE国际青年创客峰、国际人才港、深圳国际创客周等青年品牌,在深化上合国际青年合作,推动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发挥了积极的贡献。
“在青年创新合作推动下,深圳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拥有创新载体超过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1000家,各类人才超过660万,成为国际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王强表示,深圳将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持续在青年创新上发力,进一步优化政策组合拳,扩大朋友圈,并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不断深化与上合国家青年的创新合作。
就在近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也正式公布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深圳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这是城市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新型城镇化趋势、促进青年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对部分城市先行探索的总结提升,更是对国内外人群友好城市探索经验的有益借鉴。”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如是阐释开展该试点的重要意义。
而这也正是深圳自201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理念,并将其列入深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以来,深圳打造青年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深圳将通过不断完善党委对青年发展工作的领导机制,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有效丰富促进青年发展的普惠政策和实事项目,积极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模式,在促进青年宜学、宜居、宜业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深圳团市委已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拟以先行示范之姿久久为功,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具象打造为“筑梦追梦圆梦的青年梦想之城、向上向善向美的青年首善之城、宜居宜学宜游的青年首选之城、交流交往交融的青年友好之城、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年幸福之城”这五个“青年之城”,擦亮“深圳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深圳更有为”的城市名片。
为世界青年打造一座青年发展型城市,深圳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