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具有极端重要性。我们如何才能把饭碗抓得牢、端得稳?关键在于,要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争取有个好收成,这是许多农民一辈子的事业。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
近年来,种子涨价、化肥涨价、物流涨价,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出了粮食,即使风调雨顺,却面临增产难增收的问题。扣除各种成本后,一些地方的农民根本剩不下几个钱,都给别人打了工。
近日,网络直播卖农产品异常火爆,有人在直播间质疑,网上卖6元一根的玉米,农民能赚多少?扣除包装、物流和营销方面的成本,农民作为最前端的环节,可能真的挣不了几个钱。网红带货的农产品且如此,一般的农产品更卖不出好价钱。
谷贱伤农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农产品在品牌、规模、质量、营销等各方面仍存在短板;另一方面,农民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资金、技术支持和定价议价能力。只有让农民在产业链中分到更多利润,农民才有积极性种出更高品质,更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作物。
6元一根的“新东方”玉米
要推动科技创新
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
要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如果没有“好种子”,如何能实现“禾下乘凉梦”?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其中,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玉米自主品种占90%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但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还存在种源“卡脖子”问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以玉米为例,2019年我国示范田玉米最高亩产仅1.66吨,同期美国玉米单产记录是每亩2.58吨。
广东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图源:南方网
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现代化农业,离不开规模化生产,这就需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据报道,我国小麦机器收割水平已达到 97%,机收损失率一般在3%~5%,远低于人工收获10%左右的损失率。而小麦机收损失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挽回粮食25亿斤以上。
机器人播种、无人机施肥、大数据养殖……这些场景,正从想象变为现实,描绘了我国农业智能化的美好未来。据央视报道,施肥同一块面积的地,无人机施肥只要用两小时就能解决两天的传统人工作业量。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虽然还面临着各种困难,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但这也说明,我国农业一旦插上科技的翅膀,未来的发展前景难以想象。
6月11日,河北省阜城县,大型联合收割机“组团”作业。苗凤强摄 图源:人民网
要提倡节约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68285万吨,较2012年的58957万吨增长15.82%,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让中国人端稳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但是,再多的粮食也经不起浪费。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一些政府机关和学校食堂,剩饭剩菜、浪费粮食现象也较为普遍。此前有报道称,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就高达1100万吨,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为了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各地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出台了一些制止餐饮浪费的规定和惩罚性措施,有效遏制了餐饮浪费行为。以广东为例,餐厅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鼓励消费者餐后打包剩菜,逐渐成为餐饮“新食尚”。
另一方面,广东不少学校还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养成好好吃饭、节约粮食的习惯。
“粮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需要它,它不需要我们,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爱护大自然。”这不是哪个学生的演讲,只是一位小学一年级孩子在餐桌上的感言。孩子们都是极其聪明的,相信在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的教育引导中,即使他们没有忍饥挨饿的经历,没有经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艰辛,至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珍惜粮食、感恩农民、感恩大自然的意识。
2020年11月,深圳大学推出“光盘”打卡活动。 图源:南方+
要走出金融下乡的新路
为农民解决融资担保等难题
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一个大难题是,金融难以下乡。在城市里,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多,一个公司可以通过资产抵押向银行融资,技术、股权等也能进行融资,但在农村,即使金融下乡了也无法开展抵押借贷,只能搞小额的信用贷。而且,单个的农民经济主体也厌恶风险,不愿意背负大额债务。要发展现代化农业,不能靠信用贷这样的小打小闹,而需要金融创新,解决农村、农民资产评估、抵押、风险担保等难题,走出金融下乡的新路。
要饮水思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过去,我们把大量的资源投向城市化建设,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年轻人不断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发展速度必然下降,投资的带动效果不断减弱,市场逐渐饱和,各种“城市病”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挑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换一下思维角度,去反思乡村发展中的欠账,去开拓乡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要饮水思源,先富带后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高质高效、绿色生态的方式,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要不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