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要素流通频繁,促深港深度融合

2022-07-01 08:51作者:张馨怡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王河峰
推进科研项目140余个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近年来,深圳与香港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深港携手共建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合作和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重要平台。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我们将目光瞄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呈现深港开创的共同发展新局面。

2017年,深港两地政府明确共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以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就成为了深港互通的关键场域。在深港联动发展的背景下,该片区的发展实践更是备受瞩目。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将建设香港北部约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此举,更是引发各方期待。如今,这个占地3.89平方公里地块,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更上升为国家战略平台。随着两地互动愈发频繁,如今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吸纳大量港青前来创业,多所香港高校正在落地科研项目,而国家重大平台的入驻不仅便捷了创业港青,更让科研成果的落地变得迅速。


两地共同推进合作,已建成6家创新创业基地

凭借跨境接壤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地处深港“直接结合部”,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其中深圳园区拥有皇岗和福田“两大口岸”、保税区一号通道三大通道,跨境直联互通,辐射大湾区。同时,制度优势突出,“一河两岸”分属香港和深圳管辖,具有深港双重制度优势。

此前,深圳市主要领导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每年多次会晤,深入推进深港合作。香港政、产、学、研社会各界对河套深港合作,打造国际科创中心逐渐形成共识。深港两地就协同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了联合专责小组,负责两地在合作区建设上的协调沟通。

期间,深港双方“一区两园”合作安排正式签订,内地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投入使用,联手招才引智、深港协同评审、协同孵化快速推进。深圳园区的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日趋活跃,现有6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全力支持香港创新创业青年筑梦湾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在成为深港科技合作的沃土。


新皇岗口岸效果图。

60万平米科研空间投入使用,推进科研项目140余个

为支撑科创资源快速集聚,近两年来福田持续加快筹集科研空间的进度,“租、购、改、建”四策并用,10个专业化科创园区、60万平米科研空间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量子研究院、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和二期、河套国创中心等创新载体,率先承载香港及海外高端科研资源。此外,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将新增30万平方米科创及配套空间,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预计到2035年,共计超300万平方米的科研、产业及配套服务空间将持续供给。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两年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高端科创资源已经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局面。截至目前,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140余个,“量子谷”、“湾区芯谷”、能源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香港高校项目实现集群发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随着产业空间的打通,多个国家级重大平台枢纽也陆续入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均已顺利开展业务。截至2021年底,药审分中心完成214个品种受理审查实操培训,完成大湾区内3个新药上市助审审评报告,器械中心出具评审报告888份,处理申请4704项,极大方便了落地河套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类型企业。

引进香港高校10个科研项目,多个新兴产业尖端设施布局

福田既是深圳的中心城区,也是深圳的金融中心,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产业高地方面已具规模,同时具有产教研深度融合的优良基础。

近年来,香港高校科研机构正在批量进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据统计,深圳园区已引进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五所香港高校共10个优质科研项目。其中,港城大、港中文、港科大等5个项目已正式运营开展科研活动,香港城市大学研究院成功研发我国首台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桌面型电子显微镜,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建设全国首个开放式医疗机器人测试基地。

此外,“量子谷”初见雏形,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深圳基地落地运作;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即将揭牌成立,打造量子科技新高地;“湾区芯谷”建设初具规模,意法半导体全球唯一封测创新中心,鲲云、汇顶科技等产业链龙头企业落地,形成了集成电路发展格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国家信息通信领域唯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沈向洋院士领衔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团队成立一年就发布多项科研产品……生物医药、能源科技等新兴战略产业也逐渐布局,虹吸效应逐步显现。

出台“政策包”对接国际规则,一站式服务便捷创业港青

为了联合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来深发展,便捷香港青年在深追梦,福田区出台基础研究“政策包”,深港“联合政策包”落地实施。同时,推出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等五大创新机制,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对接国际先进规则,共促大湾区科创发展。围绕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难点痛点,形成涵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的系统化、集成化政策框架体系。

福田区现已在合作区深圳园区建成“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是深圳目前唯一能够一站式办理海关和地方政府服务事项的大厅,为园区企业、香港及国际人才提供“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557项服务。启动运营以来,e 站通综合服务中心累计服务科研人员和群众4000余人次,信用审批业务系统累计使用信用信息10万余条,缩减环节3万余个,推送事中事后监管信息2.4万余条,为办事企业及个人减免材料3万余份。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