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教育局面向全市大中小学评选首批思政教育示范校,评选结果出炉,全市仅16所入选,其中,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榜上有名,成为龙岗唯一。近年来,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以下简称“龙外”)以美好教育为核心理念,创新学校治理模式,形成以党建引领学校优质发展的新路径,去年,被评为市党史学习示范校和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被评为市首批思政教育示范校。
学校(集团)党委书记唐文红认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总方法总途径。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学和学校育人的综合体,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引航定向的作用。思政教育示范校既是一份激励,也是一份责任”。
为青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龙外以“美好的人”为育人目标,培养“有家国情怀、有格局胸怀、有创造情怀、会智慧求知、会优雅生活、会友好相处”的人,以特色学校建设为青少年儿童扣好“第一颗扣子”。
一是发挥深圳市儿童友好学校作用,为学生身心成长创造体验场、感应场、能量场,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二是建设全区首个心智成长中心,开设心理辅导课和咨询中心,促进学生心智健全、心灵成熟、心理健康;三是开展儿童议事会项目,让学生提问题、谈建议,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社会认知;四是开展美好少年说项目,学生谈身边美好的人、美好的事,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养成热爱生活的情感;五是开展少年领袖训练营项目,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正确价值观和杰出能力。
用思政金课培根铸魂
龙外坚持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程建设,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共同目标任务。
一是开齐开足思政课,配强师资队伍。学校以高政治站位,把思政课纳入学校教科研和督导评估,把思政课落到实处。
二是校长带头上“思政第一课”。唐文红书记坚持上好“开学第一课”和“思政第一课”,鼓励学生坚持抗疫的《心向美好,哪里都是春暖花开》一课入选“学习强国”平台,庆祝建党百年的《回顾复兴历程,凝聚奋进伟力》实录课获深圳市校长“思政金课”一等奖。
三是提高思政教师业务水平。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市区基本功比赛,10人次获区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四是创新学习策略。鼓励思政老师变“干巴巴地讲”为学生生动有趣的学,用创设情境、开展辩论、时评演讲与写作、生生互学互评等方式,将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寓教于乐,赋予思政课生命力,让学生愿学、爱学、会学。
五是用好深圳思政教育新读本——《深圳的光荣与使命》,学校把此校本教材纳入学生必看书箱,通过听、读、讲、演、写等方式引领学生在“走读深圳”中获得历史成就感和城市责任感。
构建思政育人全域格局
学校充分利用“玉兰花”课程体系的组织性和课程开发的强功能,实现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制度化、模式化。
一是从学科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思政教育,各学科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实施中将思政教育摆在首位、落实在关键处。
二是大力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教育资源,如语文名著中的红色经典、历史学科的党史学习等红色资源是思政教育的最佳补充。
三是着重突出校本课程的思政教育题材,开发的上百门校本课程均大幅度呈现思政教育题材,如《我家在龙岗》《那时中国》等教材的插图、材料等突出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
四是在五育并举中落实思政教育,三雅德育侧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文化美育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魅力体育侧重集体精神和荣誉精神的培养,劳动教育侧重社会建设情感和能力的培育。
形成思政育人大舞台
“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一切育人主体广泛调动起来、育人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育人机制普遍建立起来,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发挥合力育人的最大效应。”学校提出活动课程思政的理念,充分发挥活动课程的思政教育性和思想性作用。
一是利用节日开发系列活动课程,在国庆节、建党节、青年节、儿童节设置观影、花式表白、唱红歌、入团入队仪式课等活动,《我和我的祖国》《1921》等电影深受学生喜爱,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在建党100周年,学校师生创作的合唱管弦舞蹈《名字叫中国》获得深圳市一等奖,在建团100周年举办“我的青春我的团”主题活动。
二是在社会实践中强化思政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军训,让学生在军营中磨炼意志,增强爱国情怀,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时,重走东纵路,触摸抗战烟云,增强理想信念教育。
三是开展爱国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坚持在每学期读书月等活动中开展爱国经典诗文诵读和课本剧表演活动,用“清澈的爱”为祖国表白。
四是和姊妹校同唱国歌,学校学生与香港救世军卜维廉中学开展同唱国歌活动,凝聚起深港青少年携手同心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五是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推进思政育人机制,开展“小手拉大手”、教师送红色经典艺术进社区、与社会机构共建实践基地等活动,丰富思政教育的主体,将思政教育空间向家庭社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