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坪山区的胡某因使用家用电动车受妻子王某阻止而发生争吵,王某用手拉扯胡某,致使胡某情绪大怒,随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
坪山区司法局派驻石井派出所调解室的调解员接到调解案件后,了解到该案件的纠纷类型为婚姻家庭纠纷。
通过梳理表象矛盾,深挖纠纷背后原因,调解员了解到夫妻二人已结婚5年,王某为家庭主妇,胡某与人合伙经营公司,夫妻关系时亲时疏。
因胡某长期与女同事保持亲密互动,王某怀疑胡某与其女同事存在暧昧关系,再加上日积月累的冷战或暴力沟通致使双方积怨加深,从而致使王某怀疑胡某外出找其女同事,从而引发冲突。
引导二人良性互动沟通
调解员根据双方的陈述,引导二人搭建良性互动沟通平台,王某讲述丈夫胡某在日常生活中的疑惑行为,胡某对该行为进行解释以及澄清。
调解员根据双方的陈述,聚焦二人夫妻关系的矛盾焦点为胡某与女性互动的边界感意识薄弱,胡某对妻子王某的关心、关爱缺位致使王某缺乏安全感。
调解员通过重述王某及胡某在家庭生活中各自所承担的家庭职责的难点,引导对方互相理解,以及重述双方之间仍存的爱意重建二人亲密关系。
通过推荐婚姻经营技巧,调解员推荐双方学习“非暴力沟通”改善日常沟通方式,引导双方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和包容、互相支持和尊重,也鼓励王某拓展交际圈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结来分散注意力。
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王某和胡某就互相争吵及殴打行为互相进行赔礼道歉并取得对方谅解,双方互不追究责任,此事就此了结,并且一致同意并承诺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双方均保证在日后的生活中不再发生肢体冲突。
“调解该类纠纷时,要允许当事人的情绪发泄,以及给予当事人从暴躁激动到冷静的情绪过渡阶段,其次是梳理纠纷的表象及背后原因,从而找准问题症结进行‘对症下药’。”
调解员分析本案作为典型婚姻家庭纠纷,体现了疏导情绪,改变沟通方式,以及构建亲密关系,均是调节夫妻关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