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2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峰会在深圳举办。深圳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利星在会上致辞时表示,深圳在建设一流健康城市、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上持续发力,推动深圳保险业在商业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领域主动作为,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深圳辖区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207.34亿元,同比增长11.54%,占人身保险收入比例超过三成,商业健康保险已成为深圳保险业的主力军。
深圳健康保险业务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来自深圳银保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辖区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207.34亿元,同比增长11.54%,占人身保险收入比例超过三成,已成为人身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
“截至6月末,深圳辖区有效建立保险保单8165万件,保险保障作用不断凸显,为大湾区融合发展贡献了保险力量。”张利星说。
深圳普惠性保险业务成为全国同类型保险先行者。2015年,深圳保险机构率先推出重特大疾病保险,开创了国内保险业务的先河。2020年再次领先推出深圳专属医疗险,其他城市才相继推出定制型保险。2021年深圳又在全国推出国内首款聚焦28种定制型保险产品,普惠性产品业务将普惠性和创造性结合,获得深圳市民高度认可。目前深圳普惠型保险业务参保人数已达到950万元,位居全国首位,为深圳市民健康再添保障。
张利星表示,深圳立足市场需求,健康保险业务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据统计,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不到75岁提高旨目前的78.2岁,近期发布的深圳市居民健康白皮书指出,2021年,深圳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7.73岁,长寿时代来临,居民长期护理需求愈加,深圳一方面积极推进深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另外指导机构参与保险护理服务,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
据其介绍,今年上半年,深圳辖区保险保费收入合计5.85亿元,为20多万深圳市民提供了保障,满足了市民的多层次护理需求。
新冠疫情发生后,人身健康保险还助力抗疫保卫战。深圳保险向参与疫情防控的人员及家属赠送专项保险,为个人和企业客户免费扩展新冠肺炎保险责任,升级疫情专属保障。同时,快速推出新冠疫情疫苗保险产品,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提供风险保障。疫情以来,深圳保险业免费赠送报额1.1亿万元,提供风险保障累计2495亿元,减少了市民及企业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了保险的社会稳定器作用。
此外,深圳立足示范引领,目前深圳市场上经营健康保险的机构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部分机构还成立了专业的健康管理子公司或专业医疗机构,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健康服务。比较常见的服务内容包括健康体检、海外就医协助、特医服务,不少第三方还开拓了细胞储存等新型服务资源。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借科技力量提升服务水平,比如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健康数据,推出移动应用或开发大健康平台、集成健康服务等,为客户提供了更精细化、更便捷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深圳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利星在会上致辞
未来:打造大湾区健康保险服务融通的深圳方案
面对过往的成绩,张利星在会上同时指出,深圳的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目前融合发展还不够深,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良性循环还没有形成,离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健康复位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在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中真正获利,是保险业面临的时代考验,也是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问题。
张利星指出,下一步深圳将从三个转变入手,朝着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融合共赢 普惠共享”的目标前进。
一是从健康保障支付者向管理者转变,今后将以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视觉转变经营模式,通过科学有效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手段,帮助保险消费者降低疾病风险,提升健康水平。
二是从健康管理合作方向主导方转变,目前健康管理服务仅作为保险机构一项附加服务,往往需要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深圳鼓励辖区机构调整发展战略,优化业务结构,通过与健康管理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产品,投资入股产业链多种方式,进行全流程管理,打造保险+健康管理的新模式。
三是从健康服务同质化向多元化转变。深圳银保监局将推动辖区机构细分人群需求,将保障对象从健康人群扩展为亚健康、慢性病、老年人等急需健康服务的人群,并通过生活方式指导、慢病管理等方案。
“同时,深圳要依托大湾区医疗资源优势,尤其是深港医疗合作的政策优势,探索跨境健康管理服务在创新型跨境医疗保险应用的共建,打造大湾区健康保险服务融通的深圳方案。”张利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