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深港产城融合前沿阵地

2022-08-26 15:01作者:韩翀来源:宝安日报编辑:王河峰
占黄金内湾地缘优势,承载四大发展使命

美丽的南海之滨,一个兼具先进制造业发展和深港合作概念的核心区域呼之欲出。这便是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

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前海扩区后区域内唯一一块带制造业现状、按照制造业定位发展的特殊片区,是深圳市20个重点先进制造业片区之一,也是宝安“422133”发展主框架中排在首位的“4”大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中唯一一个带深港合作概念的片区。


占黄金内湾地缘优势,承载四大发展使命

据了解,合作区地处100公里“黄金内湾”,是大湾区海陆空交通的中枢,区位优势明显,紧邻全球最大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毗邻临空港片区、海洋新城片区,以及中山翠亨新区(深中通道)、广州南沙新区、东莞滨海湾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用地14.2平方公里,其中6.4平方公里位于前海新扩区范围。

合作区深港合作概念不言而喻,其承载的制造业发展的新使命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生动诠释。据介绍,合作区拟充分发挥宝安制造业基础优势,依托临港优势和前海政策优势,推动香港先进技术在合作区转化落地,从而打造对外开放、服务香港的最前沿阵地。


合作区兼具四大发展使命,即承担起制造业发展新使命、落实制造业战略新要求、推动深港合作与新分工、顺应高质量发展新形势。规划建设好合作区,不仅对大湾区建设、港澳与内陆城市协同合作具有风向标意义和示范效应,营造出“双赢”局面,而且也能为前海高水平开放平台赋予新发展含义,向全世界更充分地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的新探索。

建设合作区意义非凡,据专家透露,新时代下合作区主要体现“4个能够”:即能够最快时间服务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急切所需、能够为未来深港合作重点发展产业探索出较为清晰的方向、能够为港人港企港技港资全面享受“双循环”发展红利提供战略支撑、能够通过城市二次开发践行总书记对共同富裕在湾区建设的实践。


全力推动合作区福海片区6.9平方公里规划建设

物竞天择,福海街道遇到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正位于该街道辖区。目前,该街道正全力推动合作区福海片区6.9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片区内共有121个工业园,约2117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62家,2021年工业总产值约530亿元,亿元以上企业59家,宝安区百强企业8家,已经集聚起以大族激光、易力声科技、航盛电子、伟创力等重点企业为龙头的“激光+”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近年来,福海街道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产业优势更突出、底盘更稳固、动力更强劲。合作区在福海片区建成度较高,目前已规划工业用地379公顷,占比达到54%,产业基础、配套环境较好。底子好,但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福海片区现状厂房层高、承重难以满足成长企业和港企对现代化厂房的需求,周边社区配套服务不足,交通、服务配套、慢行环境需要整体系统性提升等,对此,福海街道计划通过综合整治和拆除重建并举的方式探索存量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的新途径,以保障制造业空间增量、深港科创空间和配套服务空间。

高标准规划、抓既有空间重构

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记者获悉,合作区以“世界先进制造示范区”为目标,把握双区驱动、前海扩区战略机遇,融入深港创新链,吸引深港成长型企业,承载深港创新转化,促进深港融合发展。具体通过总体规划、更新统筹、城市设计,以及产业规划等内容,助推福海片区6.9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

产业方面,福海片区将通过构建“3+3”(3大香港产业:机器人、人工智能、通讯科技;3大本土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LED产业)主导产业集群,推动深港先进制造业多元合作。功能布局方面,福海片区将塑造“一心三区”总体功能布局,一心即生活服务中心,针对港人对居住配套、生活配套的较高需求,积极探索片区内居住空间统筹优化途径,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活环境品质,植入港式生活要素,打造优质配套生活区;三区即深港研发孵化集聚区,布局创新平台、培育中小科创企业,引进深港科技服务类合作项目。深港制造业融合发展区将通过拆除重建方式增加产业空间,满足制造业+研发空间需求,引进先进制造业示范性项目;世界级先进制造示范区将集聚吸引培育优势先进制造企业。

据透露,福海街道将通过“拆除重建+综合整治+融合发展”等方式重构既有空间,预计福海片区未来总建设用地694.7公顷,工业用地达到379公顷,产业空间规模将达到850万平方米。

近期,福海街道主要通过综合整治,结合现状开发强度、企业自改等实际情况,由政府+社会投资共同参与整治,高标准完善公配,对区域道路、绿化等进行整体环境提升,一年左右可完成提升。立足长远,福海还将通过政府主导的连片更新对产业空间进行规模化腾挪重构。计划重建的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合作区北部,面积约145公顷。总计拆除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预计新增建筑面积约378万平米。

在此基础上,福海街道也在积极探索高质量招引港资企业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接下来,该街道将对接并引入香港企业,推进深港优势互补和人才融合发展,形成深港创新、转化的顺畅链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形成良好的聚集规模效应。主要开展土地、产业、税收政策创新探索,如:实行宽松的保税通关制度,建立深港一体化高效开放体系;降低执业资质限制,探索产业创新制度,助推深港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深港人才融合发展,试点“港人港税”政策,给予港人市民待遇;创新探索港式管理新模式,大力提升服务港人港企港资港技的新高度。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