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日月 | 吾非书店

2022-09-05 09:11来源:深圳发布编辑:林紫雯阅读:178207
一踏入吾非书店,一切喧嚣便都被抛在脑后

坐落在寸土寸金之地

具备阅读温暖气息的同时

为业态融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你甚至可以在这里办理电信业务

这是国内首家

以“电信营业厅+书店”

作为经营模式的书店

这就是

吾非书店

PART 01

书店 X 电信营业厅

想不到的梦幻联动

吾非书店,店如其名,无非是一家书店罢了,却又并非只是一家书店。

科苑路来往交织的行人车辆和正在哐哐修建的地铁,展现着这个片区的忙碌与嘈杂。然而甫一踏入吾非书店,一切喧嚣便都被抛在脑后。

纵然是工作日的午后,店里也稀稀拉拉地坐着来工作的上班族或者来阅读的学生。店员在柜台后擦拭着餐具,电视无声地展示着不同尺寸产品的价格和技术参数,“中国电信5G”的大字logo轻轻闪烁。若不是落地窗外还能看见飞驰而过的车辆,几乎都要怀疑这里根本不存在于科技园。


书店主理人郑璧如介绍,在吾非书店之前,他曾开办了位于上梅林的槑林书店,在当时也是深圳“网红书店”的一员。

再后来,中国电信找到了郑璧如,提出将电信营业厅与书店结合的可能。沟通过程持续了很久,郑璧如也犹豫不决,“后来我想,传统的书店需要有出路,传统的电信营业厅这样不讨好的、没有温度的线下店也需要有出路。”

结合书店人的一份情怀,2020年8月,在深圳科苑路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吾非书店悄然诞生。

PART 02

书香浸润

一次饱含温度的尝试


郑璧如对当时的电信营业厅门店做了一些调查:电信业务线上服务已相当普及,来到线下门店的大多是两类人:一类是老人家,不熟悉线上或电话操作;一类就是来现场解决问题的人。

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温度”二字是暂时缺失的,客人有时不具备耐心,营业员也有苦难言。而书店本身自带的氛围,更像是一剂调和,让缺失理解的两端,在安静而平和的空间里,都稍减些锐气。

这样的理念也渗透在了书店的内部空间设计上。办理电信业务的空间在整座书店内占比非常小,仅有两个服务台,并不扎眼。旁边就是一处被书架和文创产品展示架巧妙分隔开的私密阅读空间,达到了“温度”上的巧妙平衡。

店内装饰细节上别出心裁地突出电信主题。水泥地面上错落印着不同的中文电报码,提示着电信行业从电报直到如今的5G时代,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天花板到部分书架都采用了镂空网格的图样,代表信息传递,万物互联。

户外的设计也与户内相互呼应。细长的灯线,蜂窝状的外墙装饰,还有一个夜晚会亮灯的笛卡尔心形函数,正是属于科技园片区的理工科浪漫。

PART 03

知识 X 体验

万能的“解忧杂货铺”

说到书店,郑璧如说,“阅读”始终是吾非书店的灵魂,重中之重便是选书。

吾非书店根据所在区域客群摸索出独特的选书口味。到店客人年龄在20-40岁区间,大多在周边工作,因此店里常陈列个人成长、心理学、经管类书籍,文学与历史方面则以经典名著为主,加之一些生活方式题材。为了更符合科苑路附近高新技术产业园、企业的调性,也有部分科技、信息书籍。

除此之外,店里也有从市面上淘来的外文原版二手书籍,其中有的甚至是全新未拆封,均以5折的价格售卖。

近乎270度的落地窗,让室内室外既有分隔,又有对话。一面是车水马龙的科苑路,一面则是绿影葱茏的户外花园,截然同的两种体验,只在一个转角之间。

PART 04

在理想生活中

探索书店的无限可能

在与书店主理人郑璧如短暂的聊天中,他坦言,从开业至今,吾非书店“一直在做接待”,除了全国各地的电信领导,还有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尤其是亟待转型的线下业态的人们。他们纷纷来到吾非书店,寻求一些思路的启发与改变。

有运营槑林书店的经验珠玉在前,郑璧如并不认为选址代表了书店的生死。无论是充满烟火气息的城中村,还是迎来送往的购物中心,书店要想生存,重点还是在于策划和运营思路。

吾非书店成立以来,先后获得深圳“40年 40家”最美书店、深圳唯一一家获得 “2021致敬中国社区书店”等殊荣。

书店和阅读让冰冷的营业厅有了温度,而对于传统书店来说,改变和尝试,也是必然。

得益于与中国电信合作的资源置换模式,吾非书店能够减轻了一部分开支,得以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人员和品牌策划的费用上。

一个国有特大通信品牌,敢于打破常规,“破天荒”地与一个书店相结合,不仅是企业的创新魄力,也是寻求更多业务融合跨界和营销焕新的开端。这样的特例,或许只有深圳这样的土壤,才能开创。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郑璧如认为吾非書店的模式已得到一定的验证,具备可复制的基础。新落成的佛山新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作为主题,结合国潮元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图书、文创、数码产品,咖啡轻食、电信业务、醒狮国潮文化、科技元素,人文艺术,讲座沙龙……多重元素构成了吾非书店这一独特的社区文化空间,也为更多书店的生存和转型,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今后,还将有更多新店在深圳落地。新的地址同样会根据区域属性搭配主题,并且继续实施多业态融合的策略。

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及时 更接近 更有趣 关注奥一新闻微信号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