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临深圳的冬候鸟白眉鸭。
白露,每年这个时节,在北方——最远的到了3000多公里之外的西伯利亚,一些鸟儿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它们失眠、鸣叫,并不断向着迁徙的方向试飞。
焦躁的鸟儿就像春节前张罗着买票回家的游子,当气候、日照、风向、风速都合适时,这些鸟儿就开始一路向南,途经深圳,有些终点就是深圳的迁移——
在深圳,每年来来往往的候鸟接近200 种。它们最北来自西伯利亚、阿拉斯加,最南到新西兰、澳大利亚。
鸟儿为什么要迁徙?是为了发掘不同或更适合的栖息地,是为了找寻更多的食物来源,是为养育后代创造最合适的条件……
在深圳的2万多种生命里,鸟的视觉最为宽广和高远。
如果我们用飞鸟的目光,从空中俯瞰深圳,这个中国南海边的城市,大地的形状是这个模样——
▲深圳的地形地势图
▲深圳的地形狭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犹如一条昂首挺胸的巨龙。
让我们像飞鸟一样翱翔在深圳的大地上
俯瞰我们的家园——
▲大鹏半岛是山地丘陵区,是深圳山脉最密集的地区,排牙山和七娘山隔海相望,犹如高高昂起的龙头。
▲延绵的七娘山犹如探身入海的巨龙,山脚下是大鹏地质公园博物馆。
▲夕阳下的西冲天文台。在这里可以看到壮美的日出、日落和星空。
▲玫瑰海岸上拍摄婚纱的新人。
▲滨海栈道上漫步的游人。深圳近海多样的地形,营造出多样的景象,也孕育着多样的生命。
▲航行在大鹏湾里的远洋货轮,大鹏湾是中国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2017年3月12日,大亚湾出现的抹香鲸是深圳近年里记录到的体型最大的野生动物,身长 10.78 米,体重 14.18 吨。
▲由东向西起起伏伏的山岭犹如深圳的龙脊,延绵近60公里,为深圳构筑了壮美的天际线。
▲莲花山,注视着深圳中轴线与滨海台地平原的邓小平塑像。这片东起梧桐山,西至珠江口的平原绵延60多公里,是深圳的黄金宝地,是整个中国经济产出最高、建筑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鸟瞰全景影像:福田中心区
▲塘朗山是深圳中心区最大的郊野公园。
▲深圳河与冲积平原。高度都市化的深圳河北岸与田园风光的南岸对比强烈,南岸是未来中国香港北部都会区。
▲深圳东北部老村中的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茂盛世居。
▲粤海街道办,滨海台地平原。平坦的地形为城区的拓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这里已成为深圳科技、经济、人口汇聚之地。
▲南头古城。深圳的西部数十条由北向南汇入大海的河流,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了冲积平原,是深圳地势最低、地形最平缓的地区。
▲鸟瞰南头古城,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中,南头古城演化成为庞大而密集的城中村。
▲台地丘陵阳台山是深圳西部最高的山岭。在高度都市化的中心地带,星罗棋布、植被茂密的山岭是一个个 “生态方舟”。
鸟瞰全景影像:南山区
▲茅洲河入海口,深圳的最西端。茅洲河是深圳的第一大河。干流全长41.61公里,流域覆盖了深圳陆地面积的10%。
▲游弋在珠江口海域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
中国的南海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深圳。
飞翔在深圳的大地与海洋之上,用飞鸟的目光看见家园,我们平日里熟悉的深圳,呈现着不同的奇丽和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