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返校日!深圳学校暖心十足迎学子,井然有序守“防疫关”

2022-09-20 08:27作者:谢粤蕾 杨蕾 田超 廖少君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王河峰
校园防疫从校门抓起

9月16日起,深圳多区中小学组织师生分批错峰有序安全返校。随着9月19日幼儿园师生返校,罗湖区全部学校都顺利开始秋季学期的线下教学。在做好校园防疫的同时,各学校也设计了各种创意仪式。南都记者直击罗湖各中小学、幼儿园返校首日,见证读书声、嬉闹声再次萦绕校园的一幕幕。

各校校长一早就带着教师队伍在校门口等候着,家长志愿者也身着红马甲在校门内外维护秩序,这一抹风景线拉开了返校的序幕。

当天早上,学生们陆陆续续回到久违的校园。敬个礼、招招手、击个掌……学生与学生间、老师与学生间、校长与学生间的互动暖心有爱;走红毯、写心愿、拍照打卡……返校仪式感满满,新生也逐渐适应新身份,开启新的成长旅程;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严守校园“防疫关”,科学防疫也是一项礼仪,从校门开始抓起。

校园防疫从校门抓起

学子有序完成“闯关式”防疫流程

为确保返校安全、平稳、有序,根据上级关于做好暑期疫情防控和秋季开学准备工作的相关要求,罗湖各中小学建立完善学生、教职工、后勤人员、第三方服务人员等的入校“白名单”,组织学生开展连续3天的核酸检测,并采取分批错峰方式有序返校,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防疫流程,严把校园疫情防控“入口关”,确保师生健康返校、平安返校。

9月16日上午,深圳市红岭小学门口整齐地摆放着黄色的围栏,学生们身着整齐划一的校服,规范地戴着口罩,沿着围栏一个接一个测温后踏进校园,而后在核验点向老师确认自己的信息,完成“闯关式”防疫流程,为校园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前期有计划地演练,深圳市景贝小学的返校情况同样井然有序,学生们排队错峰报到,完成测量体温、消毒等流程后进入校园。该校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严把班级入口;学生进入教室前,自觉进行第二次体温检测;进入教室后,教室实行“单人单桌”制,每位同学的间距尽量调整到最大,师生均戴着口罩上课。为增强学生的防疫安全意识,各班结合当下疫情开展了《返校第一课》主题班会。

深圳市罗湖区诺思外语实验学校(下称”诺思外语学校“)为确保此次返校安全有序进行,从消毒消杀、入校流程、管理制度、人员安排、家校联动等方面做好准备,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提前织牢了安全网。返校当天,该校外设置了送达区供家长即送即走,教职工团队帮助学生消毒、行李搬运。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下称“礼文学校”)今天迎来首批学子,初到新校园的学生们按照按照地面张贴的指示路线间隔一米排好队,依次扫码测温、通过“电子哨兵”,并用医用酒精洗手消毒后找到班主任报到,老师和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班级。深圳市桃园小学今天也迎来首批学子,校长林炳雄第一次与学生们见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校门口引导学生入校洗手消毒,将养成好习惯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中。


深圳市向西小学高度重视“电子哨兵”在校园疫情防控中的“把好校门关”作用,建立了数据库,实现“白名单”人员通过脸部扫描识别入校。返校当天,该校全体师生1500多人,分四路纵队,一米间隔距离有序入校,只要在“电子哨兵”前略作停顿,“电子哨兵”就能快速完成脸部识别、鉴定绿码、测量体温后放行。相关负责老师表示,“电子哨兵”大大提高了通行速度,实现了严格按“白名单”顺畅入校,避免拥堵、聚集,把好疫情防控校门关的目的。

9月19日,清秀幼教集团“6园1点”结合疫情防控返园要求,再次开启错峰入园模式,1600多名幼儿在家长义工、教师的护航下,安全、有序返园。幼儿们佩戴好口罩,根据标识指引、提前“亮码”、保持1米距离,他们刷脸打卡、测温、洗手、晨检,各园返园工作有条不紊。

此外,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也同样重要。返校当天,深圳市红桂小学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桂园派出所警官也早早来到学校了解返校和周边交通、治安情况。教工幼儿园的萌娃们在警察和安保叔叔的保驾护航中,在家长义工、园长和老师们的指引下,经过消毒测温、考勤打卡、晨检、洗手等入园流程,分批进入幼儿园。

各校迎接仪式花样百出  

新生在其中开启“新旅程”

“欢迎来到翠园东晓!”老师们手持祝福牌,欢迎声在校园此起彼伏,印有“欢迎新同学”的拱门更让新生的归属感油然而生。学生走红毯、拍照打卡背景框、写幸福心愿卡……翠园东晓设置都每一项入校仪式不仅创意十足,还传递出满满心意。

据介绍,红地毯延伸到榕树处,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拍照打卡的背景板是为了让学生们定格返校的美好瞬间;学校特意种植了“东晓幸福树”,让每位初一新生挂上自己的“幸福心愿卡”,卡上可以写上新学期的期待、目标、愿景等。同时,为让新学生有规划的仪式,该校还给他们准备了信封,把一封“致2025年的我”的主题信件装入,并投递到东晓信箱,三年后,由班主任再一一给每一位学生发回。

“开学了!红红地毯,满满的仪式感!校长击掌欢迎每一个小宝贝迈入新阶段!”深圳市百仕达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叶有容的爷爷,送孙子上学后,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这句话。当天上午7时20分,一年级新生一个接一个的走上红地毯,另一端,校长熊佑平正举着手等待与孩子们击掌。这是属于该校的专有仪式感,而另一个仪式感则是老师早已记住了每一位孩子的名字。“今天返校,看到老师已经可以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作为家长很感动。”家长李女士表示,经过前两周的网课学习,孩子已经感受到了在百小学习的氛围,适应得很好。

诺思外语学校各级各班也有不同的迎接仪式。有的教室挂满了气球,有的则挂起巨幅奖状让学生贴上自己的姓名牌,有的则用迎风旋转的大风车装饰,有的用印有世界各名校的书签装饰……该校也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准备了小礼物,一年级的是定制软尺,二年级、三年级的是口罩和红领巾,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则收到了梦想邀请函,初中生们更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


深圳市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的初二初三学生在当日也化身自愿者,穿着红马甲,穿梭于各个站点之间,用热情与真情用心服务学弟学妹们,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新环境。初一各班班主任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进教室开展“班级第一课”,从课堂规则、座位安排、学生干部选举、作业表彰、卫生轮流安排等多方面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老师,我好想你!”“我暑假做了很多事情哦”“终于能上幼儿园了”……在教工幼儿园中,小朋友们一来到就迫不及待地和朋友亲密分享假期见闻、与老师热情相拥表达想念。教工幼教集团还派出吉祥物“星仔”来迎接幼儿们,老师们头戴星星发箍,让阔别幼儿园已久的幼儿们惊喜连连。

新校园迎接第一批学生

适应性课程助学子保持学习状态

本学期,罗湖也有多所新学校正式办学。返校当天早上,伴着明媚的晨光和清脆的鸟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敞开崭新的学校大门,“博文约礼”的校训在大门口格外耀眼。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育理念的传承,又是学校对礼文学子的期许。

作为礼文学校“永远的学长”,首批学子陆续到校后,都纷纷在签名墙写下自己的名字。为了给学子留存珍贵的入学影像资料,该校邀请了专业的摄影团队为每位礼文学子拍摄单人打卡照和班级合照,并且送上了贴心小礼袋,里面装有防疫物资和学习用品。全体老师也提前返校精心布置了学校走廊、架空层、教室等,准备了学生名牌,“欢迎孩子们来到他们的第二个‘家’”。此外,该校还为学生们准备了丰富的适应性课程,以便孩子们能快速适应新学段、新校园、新生活。


为让学子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保持好学习状态,返校首日,深圳市布心小学也特别设置了一系列适应性的课程,有心理健康讲座、有安全上下学、有防疫演练等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懂得了在疫情期间如何科学地保护自己,并积极调整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为了全力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统一精心安排课程,全体教师认真备课,设置过渡性课堂,做好心理健康辅导、防疫安全提醒、返校复学小建议等,帮助学生快速回归状态;同时全体行政开展推门听课,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